標籤: 黃金時代

長輩因為疫情在家悶得發慌?專家:不妨在家運動練肌力!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年長者原本有外出運動的習慣被迫暫停,《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張學豪醫師提醒,長輩活動量變少,家中年輕人可以提供一些在家運動的線上影片,或是增加活動量的素材,試著做一些簡單的活動,都是有助於銀髮族肌力維持的好選擇。

一定要喘、要流汗才算是有運動到?張學豪醫師表示,可以讓長輩做一些舒緩、伸展的運動,不用學年輕人一定要做激烈有氧。也因為在家活動力變少,因此「居家飲食」也要特別注意,盡量避免攝取高油、高熱量食物,以免增加體重造成心血管負擔。

物理治療師傳授「訓練肌力」的小撇步

既然無法外出運動,不妨試著在家做幾組簡單的肌力訓練!《黃金時代》合作夥伴《愛迪樂物理治療》所負責人陳胤甫表示,銀髮族若想要在家運動,建議可以先在家裡培養運動的儀式感,嘗試在家原地走路、原地蹲、踮腳尖,訓練大腿與小腿肌群。

、在家原地走路30分鐘
無法外出健走,那就在家找個小空間原地走路30分鐘吧!陳胤甫物理治療師提醒,如果覺得30分鐘很久,也可以打開電視邊追劇邊走,會發現時間過得很快,一下子就走完了。

《愛迪樂物理治療所》陳胤甫物理治療師示範走路動作

二、原地蹲10下,共3組
陳胤甫物理治療師指出,原地蹲下時,可以先蹲一半再全蹲,也可以扶著椅子或牆壁,循序漸漸地找尋適合自己的頻率,若覺得膝蓋會痛、或覺得快跌倒的時候可先暫停,凡事以安全為最大考量。
建議做三組,每組為十下。

《愛迪樂物理治療所》 陳胤甫物理治療師示範原地蹲動作(正面)
《愛迪樂物理治療所》 陳胤甫物理治療師示範原地蹲動作(側面)

、原地踮腳尖10下,共3組
如果想訓練小腿的肌群,原地踮腳尖是不錯的好選擇。物理治療師建議,可以扶著牆壁進行,如果本身小腿肌力夠的話,可以不用扶,但還是以安全為第一。
建議做三組,每組為十下。

《愛迪樂物理治療所》 陳胤甫物理治療師示範踮腳尖動作

《黃金時代》的樂活護理專員,可以協助會員安排專業物理治療師到府服務喔。

居家安全非常重要,但一般人不會去注意

張學豪醫師表示,長輩在家裡最怕發生一些意外。他分享,過去也遇過許多案例,家中年長者原本都好好的,但因為居家安全不良,例如滑倒、絆倒而骨折或腦出血,進而住院、臥床,此時若有專業團隊評估居家安全,就能避免類似意外發生。

每個人都要有的「預防醫學概念」

疫情期間,照顧父母需要特別留意那些細節?醫師指出,最該注意長輩的體重、每日飲食份量,以及排泄量有無正常,平時也要留意年長者的四肢有無水腫、肌肉有無流失,都是需要列入日常生活的評估。

有些人可能沒有預防醫學或身體健康檢查的概念,會不知道如何正確照顧身體,或了解身體有哪些異常,如果本身有骨質疏鬆、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或肌少症等,這些都會影響後續健康。

張學豪醫師表示,我們除了治療、照顧已發生的疾病,也可以做一些「預防醫學」檢查,可以在更早的時候介入治療,如果要等到老人家出現症狀才就醫,代表疾病已經發生一段時間了,也為時已晚。

此外,醫師也提醒,疫情期間外出時務必遵守防疫規定,例如勤洗手、戴好口罩、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地方。年長者的生活相對單純,也需要特別留意同住家人是否有新冠肺炎類似症狀,如果發現身體不適,應儘早去做檢查,諮詢醫師建議。

《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張學豪醫師

擔心爸媽的健康無人把關?黃金時代讓家庭醫師成為您最親的家人!

年紀越大,最擔心的是身體開始出現慢性病症狀與不適感,長輩煩惱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是否會引發後續併發症狀,孩子擔心無法親力親為照顧父母。這時候,最需要有位專屬醫師為長輩整合用藥,同時追蹤年長者的健康需求。

《黃金時代》的成立,目的是希望提供長輩頂級的居家安養生活,每一位貴賓有一位專屬護理師協助打理健康照護、安全、以及各種生活需求;特約的金時診所,更提供預約到府看診、用藥整合服務,讓年長者免於奔波醫療院所。

有多年看診經驗的金時診所張學豪醫師分享,很多長輩每次到醫院回診拿藥,一次拿完其他科別用藥,來匆匆去匆匆,到家後也只能依照指示服用,沒有專業人員進行用藥整合。

加上回診時,除了等待時間冗長,醫師一次要診療多名病患,很難有多餘的時間與患者多聊。但年長者最需要的,是有人全心全意把關他們的健康、同時安撫因為身體不適而焦躁不安的思緒。

金時診所的專業醫師,除了進行用藥整合,也有預約到府看診的服務,減少長輩在醫院等待的時間。張學豪醫師說:「一般家屬要與醫師建立良好關係,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是藉由每一次的見面與看診,成功讓家屬更信任我們!」

專業團隊把每一位貴賓,當成自己的家人看待

家庭醫師提供的服務,只有在看診的時候,而金時診所醫師與黃金時代的專業團隊,把貴賓當成自己的家人,當長輩或家屬有健康上的問題,只要透過樂活護理專員與醫師討論,問題皆能迎刃而解。

一般人會想到:「要是有個家人是醫師該有多好!」我隨時可以找他,而他也願意全盤地考量我的健康需求。金時診所做的,就是將長輩的健康列為優先考量,盡力回應需求與疑問。

張學豪醫師坦言,他平時除了吃飯、睡覺、看診,其餘的時間都在回應樂活護理專員的訊息,有時候貴賓有健康上的問題,都可以透過樂活護理專員的訊息,給予協助。高齡九十六歲的王奶奶,在經由他與樂活護理專員的照顧下,糖尿病與失智等慢性病也逐漸得到良好的控制。

《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張學豪醫師

當彼此的關係更密切,更能掌握長輩身體狀況

若問起現在與長輩、家屬的關係如何?張學豪醫師說,現在跟病患與家屬的關係更密切,從一開始生疏,到後來也能聊一些話題,也更了解王奶奶過去的症狀,對於醫師掌握病情有很大的幫助。

當信賴感提升,對於用藥的討論,也會更精確!

醫師把病患當成自己的家人,說很容易,但真正落實卻非常困難。《黃金時代》不僅提供頂級養老的服務,特約金時診所的醫師,更把來看病的年長者當成是家人,透過居家訪視以及不受距離限制的諮詢關心,定期討論長輩目前情況,把貴賓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期盼在我們的努力下,讓每一位年長者都能開心地過安養生活。

照顧長輩/體重越來越輕、常覺得腿部無力?小心「肌少症」已悄悄找上門!

您是否有發現自己或長輩的體力開始變差、有點站不起來、走路緩慢的情況?很多人會覺得這是身體自我老化,但其實,這就是大家口中的「肌少症」,嚴重可能會造成更大傷害!

80歲的陳奶奶,在家中不小心絆倒椅子,整個人跌坐在地後痛苦得起不來,家人緊急送醫後,發現髖關節嚴重骨折,醫師更發現,奶奶腿部肌肉流失相當嚴重,屬於肌少症,而也是這幾年常覺得走路時腿部無力的主因。

什麼是「肌少症」?聽起來有點陌生又熟悉,隨著年齡增加,肌肉力量、肌肉質量、體能表現,肌肉流失越來越多,肌少症逐漸變成「老年失能」殺手;可能造成失能、生活品質下降,甚至是生活無法自理以及死亡風險增加。

根據臨床研究指出,人體骨骼肌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年齡超過40歲,肌肉量會以每十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70歲後則以每十年減少15%的速度加速流失,肌少症更成為高齡社會的熱門議題。

肌少症會帶來生活上的諸多不便,例如肌肉質量變少、力氣變小、平衡感變差、步行速度緩慢,甚至連一般的瓶蓋都無法自己轉開。其帶來的影響也不容小覷,跌倒與骨折的風險變高、發生骨質疏鬆以及罹患慢性代謝疾病的機率增加,都是必須注意的生活細節。

根據國健署106年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3,280位65歲以上老人中,每6人就有1位在一年內有跌倒的經驗。跌倒發生後,會造成身體不適、疼痛、生活品質變差、生活依賴及心理上懼怕跌倒的壓力,使健康照護上的需求及複雜程度增加,嚴重跌倒更可能會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

想要預防肌少症,應留意日常生活是否出現以下症狀

一、走路遲緩,平地行走困難

二、握力下降,毛巾擰不乾、拿不動五公斤沙拉油罐等

三、行動吃力,從座椅起身變得困難

四、反覆跌倒,過去一年來連續跌倒兩次以上

五、非刻意減重但體重減輕,六個月體重減輕5%

另外,每天進行抗阻力運動、負重運動,可以延緩肌肉流失及功能減退的程度。建議每週維持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游泳。對於曾經跌倒過的長輩,練習像是太極拳較為緩慢的平衡運動,也可以降低跌到頻率。

如果是無法行走的長輩,建議家屬可以利用裝滿水的水瓶,讓長輩進行類似舉啞鈴的抗阻力負重訓練,或者坐著使用彈力帶,進行腿部肌肉訓練。

《黃金時代》特約診所院長蔡秀繼醫師也提醒,關於肌少症的預防與治療,應該培養每日運動習慣,每天日照10-15分鐘,網路上也有很多肌力課程影片可以參考、訓練;飲食方面也請補充維他命D與優質蛋白質,例如菇類、木耳、豆類、雞蛋、雞肉或魚肉等,以幫助肌肉合成,減緩流失。

參考資料:國民健康署、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營養室、恩主公醫訊

照顧長輩/留意照顧上的小細節,爸媽「在家養老」也可以很享受!

每位長輩,都希望可以在自己最熟悉的環境度過人生下半場,但是該怎麼做才讓人安心?其實,只要留意照顧上的小細節,讓爸媽「在家養老」一點都不困難!

長輩因為年紀增長,身體機能與行動能力會逐漸緩慢、退化,有些人擔心家裡只有老人家不安全,會聘請外籍看護來協助。《黃金時代》執行長表示,許多人覺得請看護照顧爸媽,就能擁有一百分的生活品質,但其實有很多事情,是看護做不到的。

例如,長輩身體不適時該如何判斷與處理、當長輩要前往醫院回診時,能不能有效地與醫師進行溝通,都是養老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項環節。《黃金時代》樂活護理專員也分享過去照顧長輩經驗,簡單整理出以下五點!

很重要!關於居家環境的燈光與通風

家中環境不一定要改變太多,但特別要注意燈光是否明亮與環境通風。

家裡燈光昏暗,恐導致長輩因為看不清楚跌倒,建議室內環境保持明亮;有些長者不喜歡打開窗戶,也不願開窗戶及冷氣來通風,這可能會造成家中環境潮濕、有黴菌或壁癌產生,除了對肺部不好,也會有皮膚問題,建議室內冷氣溫度調整成26-28度。

穿得跟用的,都要牢記有沒有「防滑」

鞋子穿久了,就一定不會壞?不少長輩與家屬很少注意到穿在腳上的鞋子,但其實有不少長輩的室內室外鞋,鞋底早已穿到磨平已無防滑功能卻不自知,認為沒有破損就能一直穿下去,但這也藏有看不到的致命危機!

根據國健署調查,家中跌倒地點以臥室、客廳、浴室最危險。不少家庭為了安全考量,會設置無障礙把手,但專家建議,家中地板盡量貼上防滑措施與放置防滑墊,除了避免滑倒意外,若長輩不小心跌倒,也因為有防滑墊而減少跌倒風險。

備註:長者跌倒容易有骨折風險。其中,髖部骨折號稱「老人殺手」,髖部骨折後1年之內的死亡率高達50%。

洗澡時別嫌麻煩,盡量讓長輩「坐著洗」

有些長輩因為高齡行動較為緩慢,會需要家屬及看護幫忙洗澡,但多數人卻不會想到讓長輩「坐著洗」,認為只是洗個澡,站著洗一下很快就結束。其實,「坐著洗」才是最安全的!

有時候站著洗澡,當看護沒有專注在長輩身上,就有可能發生跌倒或滑倒風險。坐著洗澡,可以避免長輩久站後導致腿部肌肉無力;洗腳的時候,減少跌倒風險。如果家中浴室空間夠的話,也可放置一個洗澡椅,讓洗澡程序更加順利。

長輩吃飯用的「湯匙」,更要特別注意

隨著年齡增長,口腔及咽喉肌肉功能退化、舌頭控制力下降,吞嚥協調功能也退化;飲食上如果沒有特別留意,可能導致嗆咳的頻率增加,引發吸入性肺炎或其他併發症狀。

因此,長輩的用餐方式及器具更顯得重要!湯匙如果太大,長輩容易塞下大口的食物,如果本身吃飯速度快,會累積更多的食物在口腔,稍不留意的話,食物容易進到氣管,進而造成「嗆咳」。建議幫長輩換較小的湯匙,在吃飯的時候留意一下,提醒慢慢吃,吃完一口後再吃下一口。

長輩上廁所的需求,也需要細心呵護

有些長輩因為年紀大,會有些許尿失禁的問題,如果廁所離房間較遠,更會發生「來不及上廁所」的窘境,不妨考慮在房間放一個便盆椅,每次使用完後,馬上清潔,也能減少異味的產生。

另外,有些長輩因為長期穿著尿布,屁股會有濕疹或發紅症狀(像嬰兒尿布疹),長期下來除了皮膚狀況不佳,更容易有尿道發炎的情況發生,建議看護在更換尿布時,使用吹風機的冷風吹乾,讓私密處、屁股溝保持清爽。

樂活護理專員真的必要嗎?70歲兒子:「照顧父母,其實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我們都以為照顧父母很容易,覺得自身醫學常識充足,加上兄弟手足彼此都住在附近,每天都見得到面,可是自從聘請了一位樂活護理專員後,才發現反差真大!」現年七十歲的葉先生如此感慨說道。

葉先生的母親王奶奶高齡九十六歲,有糖尿病與失智等慢性病,即便如此,家人每天都會帶去公園走路一小時當運動,也因為王奶奶行動自如,讓家屬覺得,在照顧上並無遇到太大問題,甚至認為目前狀態已經很好了。

直到某天,葉先生的兒子體恤父親長期照料奶奶,建議找一位專屬的「樂活護理專員」,針對王奶奶目前的身體狀況做追蹤,讓家人在照顧上可以更專業、更得心應手,也希望能盡量避免後續併發症狀。

平常都好好的就代表很健康?其實並沒有!

回憶起樂活護理專員與王奶奶第一次見面,便發現奶奶有些健康上的小問題。最先發現的,是奶奶下肢水腫,以及帶狀皰疹(俗稱「皮蛇」,好發於年紀大及免疫力較差的人),這也是家屬在照顧時,會誤以為是疹子而延誤就醫。

葉先生分享,外籍看護每日幫王奶奶量測血壓時,發現心跳過速,恰巧遇到即將要回醫院回診,在樂活護理專員的陪同看診後,從內分泌科轉診到心臟內科,做了心電圖檢查,發現奶奶有「心律不整」,因此在用藥方面,得更加留意!

年齡越大的長者,身體機能會逐漸下降。樂活護理專員胡小姐表示,有些長輩會有心律不整、瓣膜脫垂等問題,倘若身體本身有高血壓與糖尿病,那麼就有可能會有腦中風的風險,不可不慎。

另外像是用餐時,王奶奶常常會嗆咳,但卻不知道原因在哪。隨著年齡增長,口腔及咽喉肌肉功能退化、舌頭控制力下降,吞嚥協調功能也退化;生活上如果沒有特別留意,可能導致嗆咳的頻率增加,引發吸入性肺炎或其他併發症狀。

樂活護理專員先察覺異狀,發現王奶奶所使用的湯匙偏大、吃飯時會往後仰、速度太快,這都是長輩飲食上的大忌。經過細心調整,教導正確飲食習慣,學習將口腔裡的食物吃乾淨後,再吃下一口,目前嗆咳問題也改善許多。

「用藥整合」,更應該由專業的人來討論

有樂活護理專員陪同看診,在與醫師討論長輩狀況後,反而更安心、更能夠對症下藥,家屬也不會在問診時感到茫然。葉先生說,一般人帶長輩看醫生與有專業醫護陪同,兩者的境界完全不同,醫生也能快速了解患者狀況。

許多長輩從醫院回診後,就乖乖服用各科醫師開立的藥品,也不曉得目前的劑量是否適合自己。而王奶奶在看完心臟內科後,因為有《黃金時代》特約診所醫師、樂活護理專員協助,在用藥方面也得到很大的幫助。目前外籍看護每兩小時會傳送奶奶的血壓與心跳給樂活護理專員,時時刻刻追蹤。

此外,王奶奶因為氣喘有使用支氣管擴張劑,而外籍看護不懂專業用藥方式,原本兩個月就該換過,但卻用了整整半年,也是樂活護理專員先發現。葉先生說,還好有發現,不然都在吸空瓶,讓他大讚樂活護理專員非常專業!

照顧長輩這條路上,並非只有陪伴聊天,健康照護上也要有更專業的人來協助與指導。若問起葉先生未來會不會需要一名樂活護理專員來照顧他的健康,他回應:「等我八十歲了,可能就會需要,因為太重要了。」

讓老年生活,像住五星飯店一樣高級又自在!

在家,有熟悉的味道,有最親密的家人。

當歲月在父母臉上刻下無法抹滅的痕跡時,身為兒女的我們,才真真實實地感受到「原來爸媽需要我們照顧」。

隨著年紀增長,過去為家庭、為事業打拼的身體已不像年輕時那樣勇健,可能有些許的慢性疾病找上門,甚至健康狀況一年比一年差。關於如何度過「自在又高端的安養生活」,都是長輩與兒女首要擔心的一大課題。

然而,在華人社會的家庭觀念裡,對於「安養中心」四個字卻是十分避諱。長輩希望能在最熟悉的家好好生活,孩子們擔心將父母送到養護中心,除了不適應之外,還會被冠上不孝罪名,但是要怎麼做,才能做到雙贏呢?

「黃金時代」的創立,就是要提供父母更高級的安養生活!

您不需要擔心長輩在家有任何健康與安全上的風險,「黃金時代」提供的,除了醫療團隊專業評估,在日常生活上,也能像是在住五星級飯店般,享受無微不至的呵護,替長輩規劃想要的休閒娛樂,更是我們的專業!

「黃金時代」提供五大服務,讓長輩住在家裡,成為一種高端享受!

隨時關心您的「樂活護理專員」

「黃金時代」會為貴賓安排單一服務窗口,樂活護理專員會每日與您進行視訊、每週一次到府關心身體狀況。另外,若是有網購、外送餐點訂購等生活上的需求,也會給予協助與服務。

到府居家看診的「家庭醫師」

出門就醫與看診,對於行動較不方便的貴賓是一種困擾,恰巧又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讓到府居家看診顯得更為重要!「黃金時代」團隊的專業醫師,每月定期到府看診,隨時預約到府,更為貴賓進行整合性醫療評估。

日常生活的「照護服務」

倘若貴賓需要長期、臨時照服員,又或者有申請外籍合法看護、進行看護訓練或監督等需求,「黃金時代」都能給予最優質的服務與協助。

高科技「物聯網系統」

利用監視器查看、監督長者健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黃金時代」有專業醫療團隊,同時針對物聯網技術蒐集的大數據,提供貴賓最高端的照顧服務。

長輩不可少的「社交娛樂」

年輕人沒時間為長輩安排的生活娛樂,交給「黃金時代」吧!未來也會有不定期課程、銀髮旅遊、與其他社交活動規劃與安排,豐富在家養老的銀髮生活。

Vecteezy 提供的免費庫存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