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黃金時代

當長輩有慢性疾病,罹患新冠肺炎後該如何照顧?看看專業團隊如何協助

年紀越大,身體機能也跟著逐年下滑,對於醫療照護上,若是非專業醫療人員,一時之間也不知如何照顧,這也是家有高齡長輩家庭最困擾的地方。

九十歲的王爺爺,本身有高血壓、心臟疾病與失智症狀,但2022年3月初,王爺爺的精神、體力跟過去相比明顯下滑,家屬找了專業照顧團隊諮詢,才發現長輩的健康狀況比想像中的差。而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爺爺與外傭同時間身體不適、發燒,更讓家屬擔心,後續該如何處理?

高齡長者容易有「吸入性肺炎」問題

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護理師胡小姐表示,專業團隊一開始在接觸王爺爺時,觀察到爺爺吃東西時變得容易嗆咳,也發現有呼吸喘、食慾不振與血氧濃度較低,懷疑有「吸入性肺炎」問題,建議家屬儘速送醫,經醫師評估需住院,一週後狀況才逐漸穩定。

胡小姐說:「也因為前面的專業判斷,家屬對我們很信任,住院期間就決定由我們接手照顧。」

若發現高齡長輩有明顯呼吸急促、發燒畏寒、咳嗽並伴隨黏稠膿痰、胸痛、疲倦嗜睡、神智不清等症狀,就需要儘快就醫接受治療,並安排抽血、胸部 X光攝影和痰液培養,根據檢查結果給予有效的治療。

當時王爺爺因為血氧濃度較低、呼吸喘、胸部X光顯示肺部痰液多,醫院判斷雖沒有立即性需要插管,但還是需要藉由胸腔物理治療(叩背拍痰),將痰液引流,緩解肺部發炎症狀,這些都是需要有專業醫護在旁協助。

臥床長輩更應注意「營養攝取」與「嗆咳」問題

醫療團隊也發現,王爺爺吞嚥能力不佳、長期嗆咳與食慾下降,近半年體重下降約三至五公斤。出院返家後,除了醫療上協助,更著重爺爺每日熱量及蛋白質攝取。

過去王爺爺因為熱量、蛋白質攝取不足,導致皮膚飽和度不夠,加上王爺爺一直臥床,導致老人常見的肌少症及褥瘡問題,在居家儀器設備與營養熱量上,是需要專業團隊規劃專屬的「照顧流程」。

對於有醫療照護需求量大的長輩,一般外籍看護的經驗稍顯不足,在面對爺爺生活作息、灌食、給藥的需求,初期是需要有專業護理師或特別護士在旁協助指導。出院後也要評估是否需要有語言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協助,幫助身體關節活動。

胡小姐更提醒,吸入性肺炎多半是慢性造成的,主要原因為長者咀嚼肌退化,導致吞嚥困難,讓食物及口水難以下嚥而造成「嗆咳」。因此食物「質地」很重要,否則就有可能把食物殘渣附著在氣管周圍,便容易發生嗆咳。

此外,口水可以抑制細菌增生,倘若喝水量不足、唾液腺退化、有吞嚥困難的狀況,細菌就有可能在口腔內生長,發生嗆咳時,就有可能跑到肺部,造成

「吸入性肺炎」,呼籲居家照顧者,當長輩用餐時,應避免邊吃邊說話。

發現長輩確診新冠肺炎,別擔心!

2022年5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爺爺與家中外籍看護快篩陽性確診,頓時讓已步上節奏的照顧之旅,增添了緊張與不安感。胡小姐說,許多家屬在面對長輩與外傭同時確診,當下不知道該怎麼做,但我們能做的,是能立即處理目前的狀況。

日常生活、垃圾分類、衣服清洗、家中環境與按鈕開關消毒,這些規劃都要做好,比較麻煩的飲食問題,也由我們每日協助訂餐,減少家屬的負擔與煩惱,更規劃好一套專業照顧流程,家屬也能放心。

爺爺發現新冠肺炎病毒陽性後,團隊立即協助掛視訊門診,在視訊醫師的評估下立即開立藥物。而王爺爺慢性疾病藥物中,有多種藥物會與抗病毒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在與醫師溝通時,首先觀察長者確診後的症狀,例如體溫、血壓、血氧測量記錄、痰液的量、顏色、黏稠度、咳嗽狀況等,讓醫師明確評估後,再對症下藥。

王爺爺在服用抗病毒藥後,仍有其他症狀尚未完全改善,家屬希望能協助掛醫師中醫視訊門診,爺爺在服用中藥粉及醫療團隊的指導照顧下,目前身體已完全康復。

值得一提的是,為達到更完整的照顧需求,經由黃金時代團隊建議下聘請特別護士。當爺爺病況穩定,居家照護流程也順利,特護的照顧也跟著退場,後續由黃金時代與外籍看護攜手照顧爺爺的健康。

照顧長輩這條路,讓黃金時代陪您一起度過

照顧長輩是一條漫長的旅程,有時走得艱辛、疲累,尤其遇到新冠肺炎嚴峻之際,照護上更顯得綁手綁腳,家屬對於醫療問題有疑問,也不知如何處理,若是有個專業團隊給予協助,除了事半功倍,更能減輕照顧者的負擔。而這也是黃金時代存在的價值,只要您有需求,我們會盡全力協助!

※備註:為尊重會員隱私,黃金時代將文中可辨識之資料進行調整。期盼藉由本文,幫助高齡長輩度過燦爛的晚年生活。

間歇性斷食這麼夯,銀髮族適合嗎?聽聽看營養師怎麼說!

減重方法百百種,時下最流行的「間歇性斷食法」更是許多名人推崇的方式之一,但這樣子的斷食法,是否適用於有年紀的銀髮族呢?黃金時代合作夥伴「可苡營養諮詢中心」黃苡菱營養師提醒,長輩年齡越大,身體組成會改變,大部分長者肌肉會慢慢流失,若貿然斷食,恐影響血糖變化與肌肉流失。

「間接性斷食法」的原理,是有策略的規劃斷食與進食的時間,在斷食期間不吃有熱量的東西,只喝水與無熱量的飲料(例如無糖的咖啡和茶),透過足夠的時間的斷食降低胰島素的需求,激發體內升糖素來分解脂肪。

這種特殊飲食法建議短時間嘗試,並隨時注意身體變化,了解自身消化系統能否負荷,避免影響血糖、血壓或三酸甘油脂。黃苡菱營養師表示,「一六八斷食法」著墨在減重,而減重原理是熱量是不足身體消耗,初期會覺得效果很好,但不能長期進行。

黃苡菱營養師指出,年長者若是要採取「一六八斷食法」,得評估自己身體狀況,可以先進行 10 小時禁食,14 小時空腹,避免血糖一下變化太高。沒有慢性病的長者想嘗試一六八斷食,為避免肌肉與蛋白質流失,更要注意蛋白質攝取量、增加運動量、飲食少油少澱粉。但不管進行什麼樣的減重方式,都該事先諮詢醫師、營養師。

食物選擇不對,身體組成就不會往我們希望的方向去呈現,否則肌肉量下降、脂肪增加,未來整體代謝率可能會降低,對身體更是一種負擔。很多人以為只要在時間內不吃東西,可以吃東西時狂吃薯條、蛋糕,吃自己想吃的,卻忽略原型食物與運動,減掉的,其實都是肌肉。

國民健康署官網也提醒,隨意嘗試斷食法,可能造成各種重要營養素缺乏,除造成體重掉落太快,肌肉流失,也可能造成腎臟及腦部的損傷。

有趣的是,國外也有新研究指出,間歇性斷食法沒有比傳統節食法更有效。研究將 139 名肥胖患者隨機分配到限時飲食組(上午八點至下午四點之間進食),並限制熱量攝取。在 12 個月內,參與者都被要求遵循熱量限制飲食,男性每天 1500 到 1800 大卡,女性每天 1200 到 1500 大卡。

研究發現,被隨機分組的 139 受試者中,118 名完成了 12 個月的隨訪。在 12 個月時,限時飲食組從基線的平均體重減輕為 -8.0 kg,而熱量限制組平均體重減輕為 -6.3 kg。兩組的體重變化並沒有顯著差異。

黃苡菱營養師建議,若是銀髮族的長輩們要減重,最好採取三餐定時定量,才不會造成消化器官負擔,若長時間不吃東西,血糖會往下掉,可能出現低血糖不適症狀,也不是減重期間所樂見的,最好還是問過醫師再進行。

黃金時代與 Wota Lifestyle 攜手合作,有專人協助訂房,帶長輩體驗高級酒店的奢華服務!

春暖花開,百花齊放的季節來臨,此時節最適合家庭旅遊,但是訂房網這麼多酒店,又該如何選擇特別的房型?黃金時代與 Wota Lifestyle 合作,即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只要是黃金時代貴賓,未來安排出遊時想入住五星級酒店,皆有專人協助訂房,體驗頂級奢華的飯店服務。

Wota Lifestyle 與全球超過4千多家奢華酒店集團合作,提供貴賓眾多嚴選酒店與旅遊生活服務,例如瑰麗、安縵、貝夢德、四季、文華東方、洲際、萬豪、凱悅等知名高端酒店,讓會員們享受特惠價格與多項精彩禮遇。

加入黃金時代,貴賓可透過樂活理專協助訂房,無須自行上網訂房,更享有上述奢華酒店官網優惠房價,同時也能獨享尊榮禮遇,例如每日雙人早餐、酒店內餐飲或 Spa 療程抵用額度、視房況免費房型升等、提前入住、延遲退房等服務。

黃金時代以「在家養老,也可以很高級」為理念,希望住在家中的爸媽,也能享受到五星級安養服務。因此每一位加入的貴賓,會有一位樂活護理專員協助貴賓處理私人醫療、日常照護、居家安全以及日常生活,期盼能減輕家屬照顧上的負擔。

除了關心貴賓的日常生活,長輩的社交娛樂也是黃金時代最為重視的,不管是新展覽、舞台劇、音樂會等,黃金時代都能提供第一手的最新資訊,也能為貴賓規劃短中長期的特色旅遊,以及五星級住宿選擇。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長輩無法與家人出國旅遊,也無法享受異國風情。即便如此,國內仍有許多景點與頂級酒店值得探訪,此次與 Wota Lifestyle 攜手合作,希望替貴賓們能省下「找房」、「訂房」的時間,不論是奢華房型,又或者是祖孫同遊的高級親子房,都能為長輩代訂,體驗不一樣的旅遊。

即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貴賓們可提供想要前往的城市與住宿需求,透過樂活理專訂房,不用額外的服務費,就能享有專人訂房服務,既然無法出國,不如就盡情體驗台灣各地的美景吧!

備註:上述全球奢華酒店之訂房及禮遇相關權益,是由台灣豪華旅遊市場領導者 Wota Lifestyle 提供

50歲開始免疫力逐漸滑落!提升爸媽的防護力,這些疫苗你一定要認識

人體免疫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弱,導致對抗外來病原的作戰能力降低,變得容易感染病毒或可能衍生其他疾病,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提醒民眾,成人不該忽視任何疾病帶來的威脅,讓事前的預防勝於後續治療。同時提供「金時診所長輩疫苗接種大黃卡」,讓年長者依照時程施打疫苗。

50歲以上,免疫力會逐漸滑落,許多疾病敲敲找上門。為什麼50歲以上的人容易生病?根據調查統計,這個年齡層的人有72%本身有慢性疾病,而流感併發重症的患者,有73%人就是50歲以上的民眾。

讓家中長輩接種疫苗,不僅可以預防疾病、提升自身保護力,更能降低因疾病住院與死亡風險。有哪些是建議長輩優先施打的疫苗呢?

金時診所醫師指出,肺炎鏈球菌、帶狀皰疹、流感、百日咳、B型肝炎、A型肝炎疫苗等,都能增加身體的防護力,遠離病毒與重症的威脅,建議前往鄰近住家的診所施打。

此外,有些疫苗並非打了一劑後終生有效,像是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施打一劑,新冠疫苗得定期施打加強劑,破傷風疫苗則是每十年就要接種一次,而B肝疫苗及A肝疫苗也需要在時間內打完三劑及兩劑以維持功效。

「金時診所長輩疫苗接種大黃卡」>>這裡下載

●肺炎鏈球菌疫苗(Pneumococcal Vaccine)

肺炎鏈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的鏈球菌,細菌表面的莢膜多醣與致病力有關,到目前為止,一共發現了90種血清型。

這種病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並可透過飛沫傳播,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快速複製的肺炎鏈球菌可侵入呼吸道或血液中而引發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病症,稱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IPD),也是幼兒中耳炎、鼻竇炎最常見的病原。

其中又以5歲以下幼童及65歲以上老人為2大高罹病率族群。

◎高風險族群:

  1. 老年人最大殺手
  2. 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
  3. 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足(包含愛滋病)
  4. 慢性腎病變(包含腎病症候群)

●帶狀皰疹疫苗(Zoster Vaccine)

帶狀皰疹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活化的表現,此種病毒初次感染時會引發水痘,之後此病毒會潛伏在背根神經節或腦感覺神經節中,直到再度活化引發帶狀皰疹。帶狀皰疹一般特徵為沿著皮節分布的單側性、疼痛性、水泡性皮疹。

帶狀皰疹疫苗是一種活性減毒疫苗,可提高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特異性免疫力,預防成人之帶狀皰疹及其併發症。50歲以上未曾接種過帶狀皰疹疫苗者,不論之前是否有水痘或帶狀皰疹病史,建議接種1劑活性減毒帶狀皰疹疫苗。

◎高風險族群:

  1. 不想老年為皮蛇所苦

●白喉/白日咳/破傷風疫苗(Td/Tdap)

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Td)是將白喉疫苗的劑量降低,以減低副作用,使用在6歲以上的小孩,做為預防白喉和破傷風的輔助免疫。一般完成DTP/DTaP疫苗接種的小孩,95%可以維持10年左右的破傷風、白喉預防效果,最好每隔10年追加一劑Td疫苗。

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是利用破傷風和白喉桿菌所分泌出來的外毒素,經減毒製成類毒素,與經過純化的百日咳抗原成份混合製成,主要用於青少年或成人的追加接種或補種,可同時提升該等對象對於破傷風、白喉及百日咳的免疫力;除保護個人,可降低罹患百日咳傳染幼童,造成嚴重併發症機率。

◎高風險族群:

  1. 會接觸嬰兒的成人

●B肝疫苗:共三劑(Hepatitis B)

B型肝炎是肝炎的一種,當肝臟受到病毒、細菌或寄生蟲之感染,或因酒精中毒、藥物或化學物質等之傷害,使肝組織內發生肝細胞變質、壞死、白血球浸潤等炎症反應,稱為肝炎,由B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炎叫「B型肝炎」。

B型肝炎是經由含有B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體液透過皮膚或黏膜進入體內而感染。途徑包括:輸血、打針、血液透析、針灸、刺青、紋眉、穿耳洞及共用牙刷或刮鬍刀時、性行為的感染。帶原者的陰道分泌物、唾液及精液中可能帶有B型肝炎病毒,但平常不至因此造成感染,但病毒濃度高時則仍有可能引起感染。

B型肝炎疫苗是一種不活化疫苗,含有經純化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接種後使人體產生B肝表面抗體以預防B型肝炎病毒感染。

◎高風險族群:

  1. 血液透析或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
  2. 器官移植病人
  3. 免疫不全者

●A肝疫苗:共兩劑(Hepatitis A)

A型肝炎為一存在已久的疾病,其流行與環境有密切關係,好發於衛生條件不佳的地區。其主要的傳染途徑是經糞口感染,亦即食用遭A型肝炎病毒汙染之食物或水而感染。

潛伏期約2至6星期,感染後之症狀包括疲倦、厭食、發燒,黃疸、尿的顏色變濃、上腹部疼痛等。許多人感染後只有輕微的症狀或沒有症狀,大多數都會自然痊癒,然後產生抗體。惟極少數病例會發生猛爆型肝炎,嚴重的話可能致死,A型肝炎的致死率約千分之三。

接種A型肝炎疫苗為預防A型肝炎病毒感染相當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國內上市的A型肝炎疫苗有三種廠牌,均為不活化疫苗,核准的接種年齡為出生滿12個月以上,接種劑次無論成人或兒童都是2劑,2劑間隔至少6個月,接種1劑後約95%以上可產生保護抗體,完成2劑後,可提供20年以上的保護力。

◎高風險族群:

  1. 會前往A型肝炎流行地區(例如中國大陸、東南亞等)
  2. 慢性肝病
  3. 曾經移植肝臟病人
  4. 血友病

●日本腦炎疫苗:1劑或3劑(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

日本腦炎是由日本腦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病毒會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給人類。臺灣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為主,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的5至10月,病媒蚊叮咬人的高峰期一般在黎明和黃昏的時候。

感染日本腦炎大部分是沒有症狀的,少部分的病患會有頭痛、發燒、無菌性腦膜炎或腦炎等症狀,嚴重者則會出現頭痛、高燒、痙攣、抽搐或昏迷,可能導致神經、精神性後遺症或死亡。因此接種日本腦炎疫苗為有效的防治方法。

◎高風險族群:

  1. 養豬戶
  2. 曾接近豬舍/其他動物畜舍
  3. 曾至病媒孳生及流行地區者

●COVID-19疫苗(公費)

2019年12月起中國湖北武漢市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群聚,疫情初期個案多與武漢華南海鮮城活動史有關,中國官方於2020年1月9日公布其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此疫情隨後迅速在世界各地擴散,並證實可有效人傳人。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2月11日將此新型冠狀病毒所造成的疾病稱為COVID-19。

目前核准使用的COVID-19疫苗,均經過衛生主管機關審查其效果與安全性符合標準,可以有效預防COVID-19有症狀感染、重症或死亡。

台灣供應接種的COVID-19疫苗,依據其製造原理分別有mRNA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及蛋白質次單元疫苗。其中mRNA疫苗為Moderna COVID-19疫苗(mRNA-1273),腺病毒載體疫苗則有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AZ1222)、蛋白質次單元疫苗為高端新冠肺炎疫苗。

◎高風險族群:

  1. 50歲以上長輩

●流感疫苗:每年一劑(Pneumococcal Vaccine)

台灣歷年來流感疫情多自11月下旬開始升溫,於年底至翌年年初達到高峰,接種疫苗後需一段時間產生保護力,建議可於每年10月起施打當季流感疫苗,以於整個流感季均有保護力。

感染流感後主要症狀為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部分患者伴有腹瀉、嘔吐等症狀。多數患者在發病後會自行痊癒,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常見為病毒性肺炎及細菌性肺炎,另外還包括腦炎、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及其他嚴重之繼發性感染等。

◎高風險族群:

  1. 50歲以上長輩、嬰兒與孕婦
  2. 會接觸50歲以上長輩、嬰兒與孕婦
  3. 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呼吸道疾病)
  4. 重大傷病

參考資料:疾病管制署

定期健檢不是有做就好!「項目」做對了,才能真正為長輩找出病灶

67歲的陳阿姨,除了膝蓋有退化問題,身體狀況都還算勇健。幾年前,在鄰居呼朋引伴下,陳阿姨在國健署「乳房攝影巡迴車」進行乳房篩檢,不久後得知報告異常,衛生所人員緊急告知,前往醫院看診發現是乳房的原位癌。

原位癌屬於癌前病變,陳阿姨在醫院做了乳房攝影及超音波,同時也做了切片檢查,因發現得早,醫師立即做適當醫療處置,目前狀況良好,只需要定期追蹤。倘若當初沒有篩檢,乳房的癌細胞可能持續惡化,等到有症狀時,就為時已晚,需花更多時間在醫療照護上。

陳阿姨的例子很常見,多數長輩會覺得自己身體很健康,為什麼要去檢查?加上台灣部分年長者會認為,本來都沒事,只要去醫院「沒病都會變有病」,因此很多長輩抗拒前往醫院做健康檢查,等到身體不適,很多時候已成大問題。

國人飲食西化、餐餐大魚大肉,身體負擔變大,健康檢查更為重要。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護理師胡小姐提醒,國健署提供65歲以上民眾每年一次「成人健康檢查」,內容包括身體檢查、血液生化檢查、腎功能檢查及健康諮詢等項目,家有年長者可把握機會,定期讓長輩回去健檢。

一般基礎健檢與高級健檢的差異

國健署提供40歲以上成人三年一次健檢,65歲以上長者每年一次基礎健檢。

國健署提供給年長者的健檢:

  • 身體檢查:身高、體重、 血壓、身體質量指數、腰圍。尿液檢查:蛋白質、腎絲球過濾率計算
  • 血液生化檢查:GOT、GPT(肝臟功能)、肌酸酐(腎臟功能)、血糖、血脂(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計算)
  • 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C型肝炎抗體(anti-HCV)

項目看起來多元,但還是略顯不足,可能缺少「血液常規檢查」,例如常見的血色素、紅血球、血小板、白血球等,用來評估血液有無感染、白血病、貧血及貧血原因診斷參考、凝血功能評估等項目。

另外還有「癌症篩檢補助」,只要符合資格,都可以好好把握:

  • 30歲以上女性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
  • 30歲以上嚼檳榔或吸菸者每兩年一次口腔黏膜檢查
  • 40-44歲且二等親內血親曾罹患乳癌之婦女、45-69歲每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
  • 50歲至未滿75歲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

預算充足,可考慮做進階的自費檢查

雖然政府單位提供免費篩檢,但對於一些疾病,是需要更高階的健康檢查。例如腦血管磁振造影、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查、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胃腸鏡檢查、超音波檢查以及中老年人擔心的骨質密度檢查。

護理師胡小姐指出,高階健檢著重於精細的影像學檢查,例如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掃描。以婦女來說,檢查重點是乳房攝影及子宮頸抹片,進階可自費乳房超音波及子宮卵巢超音波檢查,而乳房攝影及超音波判別診斷的原理不一樣,若有發現異狀都能看出。

另外,男性重視的攝護腺問題,可以做直腸超音波檢查是否有異常。過去有抽菸史的長輩,也建議做低劑量肺部斷層掃描,但這些是沒有健保給付,需要自己負擔費用。

犒賞爸爸媽媽的辛苦養育,快安排健檢吧!

過年過節不知道要送什麼給辛苦的爸媽,不妨考慮替他們安排一場高級健檢。

胡小姐呼籲,許多疾病除了靠基本檢查外,會建議再做更精密的檢查,幫助發現異狀。除了政府的健檢,若由餘裕,可諮詢專業醫師看是否需要加其他自費項目。

黃金時代與專業健檢中心合作,攜手替長輩的健康做把關,除了健檢,更有專業醫療團隊進行報告諮詢、三個月定期追蹤,如發現異常更能立即處理。

參考資料:國健署成人預防保健

長輩過年攻略/備藥、保暖、出遊、飲食重點一次看!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許多家庭開始規劃年夜菜及出遊,黃金時代樂活護理專員胡小姐提醒,許多長輩過年期間忌諱就醫,因此慢性病藥品可能不足,得留意是否須提前回診;飲食上更應避免大魚大肉,才不會讓原本穩定的血糖血壓飆高。

以下五個重點,幫助長輩安穩度過新年:

一、有慢性病的年長者,過年前請記得回診拿藥
二、年夜菜多屬高油鹽,切記請勿暴飲暴食
三、過年期間,每日的血壓、血糖測量更要持續
四、帽子、圍巾、手套,出外踏青時請注意保暖
五、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口罩戴好與勤洗手

年長者的腸胃不比年輕人好

有多年照護經驗的胡小姐表示,依過去的經驗,通常初三開始年長者的就醫人數會慢慢增加,主要原因是家人難得團聚,面對豐盛年菜容易毫無克制的大吃,除了有血糖飆高疑慮,還會有腸胃不適的問題。

隨著年齡增長,年長者的腸胃系統也跟著退化,不只腸胃蠕動速度變慢,胃酸分泌量也跟著降低,食物進到胃中到排空,所需時間約是青壯年的2倍。若年節飲食不忌口,不僅可能使慢性病失控、造成腸胃負擔,甚至引發膽囊、胰臟發炎。

此外,不少民眾會一次購入大量食材、煮一大桌菜,有時候一餐吃不完,會隔天再加熱食用,但食材不新鮮或食物保存不當易孳生細菌,長者們的抵抗力及免疫力較差,很可能因此食物中毒或急性腸胃炎,嚴重者可能引起全身性感染。

如果不是急症,請別去擠急診室

我們常聽到的「年初二症候群」或稱「回娘家症候群」,其實也是「天邊孝子症候群」的一種表現。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兒子回鄉過節,有些會為了表示孝順,而帶長輩去急診看「慢性病」,但其實爸媽的不舒服可能有一段時間,若不是很緊急,建議春節過後再去看診。

想要展現孝心,可以事先了解長輩需要哪些的保健食品,回家後指導如何服用,並且利用春節期間好好陪伴老人家。更重要的是,給爸媽的紅包大包一點,許多長輩看到兒女的紅包,都會展現出眉開眼笑的神情。

除此之外,當爸媽盼到兒女返鄉過年,大家習慣在除夕守歲談天說地,緊接著開始「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提醒大家,這樣不規律的作息,容易引起長輩身體不適,比如失眠或血壓不穩定等狀況。

保暖做得好,健康煩惱就減少

目前還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期,盡可能避免外出旅遊,如果真的要出門,個人的衛生與清潔是首要重點,而春節期間的溫度偏低,有三高問題或心臟疾病的長輩務必注意保暖,避免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

建議以洋蔥式穿法穿戴禦寒衣物與配件,內層穿著排汗性高的衣物,中層穿著保暖性佳的衣物,最外層則可穿著防風、防水的外套,並可搭配毛帽、口罩、手套、襪子或圍巾的使用,以減少體溫散失

早上醒來後,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長者們勿快速起身,急促起身易造成血液無法即時循環至上半身,建議醒後稍躺一會再緩緩起身梳洗;清晨外出建議先戴上毛帽、手套或圍巾,待身體暖和後再拿下,另外運動前要先做好暖身運動,緩緩開始再漸增強度。

牢記以上重點,讓長輩安心過好年。黃金時代祝福各位貴賓,新的一年事事順心,虎年行大運!

參考資料:國民健康署台北慈濟醫院

這幾件日常小事,可能與長輩「失智症」有關!

擔心自己或家中長輩得到「失智症」嗎?這個病症,即便在醫療發達的現代社會,也無法完全治癒。隨著年齡增長,伴隨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對於病患及家屬而言,是一個無法逆轉的負擔。

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9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千2百萬人。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

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以及內政部2020年12月底人口統計資料估算,台灣65歲以上老人共3,787,315人,其中輕微認知障礙有684,108人,佔18.06%;失智症有291,961人,佔7.71%。

也就是說,在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或許您會好奇,失智症有什麼危險因子呢?

其實,「年齡」是最主要的因素。另外醫學研究也發現,像是頭部受傷、空氣汙染、過量飲酒等健康問題,也是造成失智症的原因之一。近年的研究,還有發現以下幾點令人意外的風險因素:

一、眼睛是靈魂之窗,也是維持大腦活躍的重點

眼睛是大腦的延伸,因此維持良好的視力,對於大腦健康也有好處。年長者常見的白內障問題,會使眼睛的水晶體開始混濁,視力會造成模糊。

本月出刊的研究發現,65歲以上長者進行白內障手術,未來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未進行手術的長者低了30%。相關研究人員推測,當年長者經過手術治療後,視力得到改善,也有助於維持大腦的活躍。

另外研究也發現,失智症風險降低,可能跟人們在治療後視力得到改善有關;也可能是因為手術特別增強了人們對藍光的反應,而藍光可以叫醒在視網膜裡面的細胞,這與健康睡眠和認知有關。此外,這個理論更提出懷疑:人們出現與視網膜相關的眼疾,這群人可能是癡呆症的高風險族群。

二、聽力問題別輕忽!長者使用聽器可望預防、延緩失智

爸媽看電視,音量越調越大聲?不只有眼部健康,聽力問題對年長者而言,也非常重要!許多研究發現,聽損與失智風險也有很大關聯,但如果趕快配戴助聽器,則可以減少許多風險。

眼睛與耳朵能防止大腦失去感官輸入,有助於避免癡呆症的退化。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聽力受損後接受助聽器的患者,不僅較不會被診斷出癡呆症,未來罹患抑鬱症或跌倒受傷的風險也減少許多。

專家建議,早期聽損如果未能早點治療,當聽覺神經刺激愈少,罹患失智症風險愈大,及早配戴助聽器,有助於延緩聽覺神經細胞凋零。若有發現家中長輩耳朵聽不太大,就要注意是否有聽力受損的疑慮。

三、老年失智症,可能與病毒感染有很大關聯

病毒感染會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的理論,長久以來沒有較新的發展,但是這幾年來卻有不同發現。研究人員在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發現「皰疹病毒」的蹤跡,並且有數據顯示,這些感染可能以某種方式促進腦中類澱粉蛋白斑塊與神經纖維纏結的發展,而類澱粉蛋白(amyloid)與濤蛋白(tau)是造成阿茲海默症最大主因。

關於這些病毒是如何導致阿茲海默症的,仍還有許多疑問。有研究團隊開始逐步測試有皰疹的長者進行抗病毒治療,看是否能降低未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這部分得看未來的最新研究。

此外,SARS-CoV-2(冠狀病毒)的感染,也有可能增加失智症風險。

國家衛生研究院透過細胞實驗發現,阿茲海默症主要病理特徵乙型類澱粉蛋白(Aβ)的Aβ1-42,會加速新冠病毒感染,也就是說,阿茲海默症恐更容易感染COVID-19,且染疫後更容易惡化!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分子科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四、規律運動不僅對身體好,也有「這個」好處!

運動的好處人人都知曉,不僅能訓練肌力、強化身體機能,有研究顯示,經常鍛鍊身體的人,未來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也比較小。

規律運動不僅能改善腦部健康,更能促進心血管的循環,透過預防中風而降低失智症的風險。然而隨著年齡增長,運動也有助於減緩大腦萎縮,不管是甚麼運動,只要從現在開始動起來,並循序漸進,長期下來都能看到好處。

五、服用威而鋼(西地那非),可治療失智症?

美國知名醫療機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本月研究發現,用於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的威而鋼(Viagra),可能對於治療阿茲海默症也有效。

根據研究指出,從阿茲海默患者身上收集的腦組織中,發現高劑量的西地那非可以促進腦細胞的生長並降低類澱粉蛋白與濤蛋白的反應。當他們查看保險理賠數據時,發現服用威而鋼的人,可降低69%失智症的發病率。

西地那非(威而鋼)這個藥物能放鬆及擴張肺部的血管,使血液更容易流動,降低肺部的血壓可增加心肺功能,因此常拿來治療肺動脈高壓等疾病。即便如此,研究員也無法聲稱服用威而鋼,能有效治療失智症,還得有進一步研究才能證實。此外,對於失智症的治療,是否需要使用藥物,還是得依照醫師的專業評估。

家裡有失智症長輩不知如何照護?

父母被確診有失智症,家中雖然請了外籍看護,但還是覺得不放心?別擔心!讓《黃金時代》成為您強而有力的助手。

黃金時代的樂活護理專員,可提供每日主動視訊問候、每週到府關懷、監督看護等工作。除了協助長輩的健康管理需求,更能為長輩安排VIP健檢、門診安排、看診接送及陪診。如您有相關需求,歡迎詢問。

資料參考:Gizmodo

家裡安裝網路攝影機,就能隨時掌握狀況?小心!別犯了照顧大忌

不少家庭會在家中安裝「網路攝影機」或放置安全科技產品,希望在照顧爸媽這件事上可以事半功倍,但這些產品,是否完全符合子女及長輩的需求?

有些人會在育嬰房內設置網路攝影機,希望能了解孩子在房內的一舉一動,可如今把角色對調,安裝這類科技產品,查看高齡長輩在家是否安全、看護是否有虐待等情形,可能會讓某些年長者難以接受。

研發安全輔具的廠商賴先生表示,這類型的安全科技產品,成年子女會覺得很方便、好玩,但許多年長者第一個聯想到「監視器」,認為會嚴重侵犯自己的隱私及日常生活,更有種被「盯著」的感覺,因此非常反對、抗拒安裝。

賴先生分享,過去曾在一棟老人公寓安裝過「紅外線行動監測系統」,雖無實體影像,但長輩只要看到形狀像是監視器的機台,便要求立即拆除。

當科技產品越做越厲害…

賴先生指出,許多廠商想研發新產品,以解決「監視感」問題。例如使用熱感應影像,有體溫的地方呈現不同顏色,照出來不會有清楚的臉部表情;或是使用網路照相機,製作出3D圖形,只有大概人影,不會有清晰可見的影像;另外一種則是主打「影像只存在攝影機內」,不會上傳雲端,充分保護使用者隱私。

即便如此,縱使技術進步到能保護長輩影像,卻無法減少「有一台監視器在盯著我看」的抗拒感。也就是說,只要有「鏡頭」,就等同與「監視」二字畫上等號。

賴先生認為,網路攝影機的應用,不但有隱私,更有資安問題。這些產品只適合在安養機構這類的公共空間,利用影像來做跌倒偵測;或是長輩本身已有失智症狀,有造成自我傷害風險,都是可以接受的使用範圍內。

假如不用影像,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留意長輩目前狀態?有廠商使用紅外線系統的「行動偵測」,紀錄長輩每日作息,概念像便利超商電動門,有人走過會觸發系統,離開就熄滅,完全沒有影像,更能透過「移動」,拼湊出長者一天的生活,每日幾點起床、下床、廁所,比對是否有異常,進而採取行動。

除此之外,2020年度美國消費電子展得獎的 Origin Wireless,即研發使用WIFI訊號的干擾來偵測行動,只要在家中安裝類似WIFI機型,就能利用波動來偵測獨居長者的呼吸、行動、甚至跌倒。

系統如何判斷「正常」與「異常」

研發這類安全科技產品,難度在於如何判斷目前的狀態是否為異常。例如在浴室待久了,會讓人懷疑長輩是否有跌倒風險,還是只是洗比較久?

賴先生說,照顧者最害怕年長者跌倒,也因此「跌倒偵測」是照護中的重點;即便如此,業界有很多這類產品,只是誤報率過高,要說哪一個做得最好,就屬飛利浦在美國上市的Lifeline科技項鍊,可偵測不同類型的跌倒,但也有誤報問題。曾有保險公司請保戶不要使用這種產品,因為太常誤判把救護車叫來。台灣也有廠商製作跌倒偵測手錶,但因為長輩練習外丹功,甩手的動作會誤判跌倒。

業界廠商若是要研發跌倒偵測產品,勢必要收集不同偵測資料,用以觸發警訊,但初期研發階段,多數以年輕人假裝跌倒的方式來記錄,但因為年齡層不同,跌倒狀態不同,也不一定適用於年長者。

對於核心肌群較無力的年長者,應特別注意的是,整個人從沙發滑落在地。雖然沒有重力加速度的問題,但還是有撞到頭的風險,很多跌倒偵測裝置,是無法偵測到這種類型的跌倒。

以最多年輕人使用的Apple Watch來說,手錶本身有跌倒偵測,使用者可以選擇是否需要協助,系統也會自動收集相關資料,更重要的是,它還有「追蹤」功能。只是這類產品得定期充電、自行穿戴,如果沒有習慣帶錶的長者,往往在洗澡前拆下,就忘記再戴回去了。

當長輩有臨時狀況,後續如何處理?

添購安全設備時,比較好的作法,是在容易跌倒的地方安裝跌倒偵測系統,或讓長者身上隨身攜帶緊急按鈕,遇到狀況時,只要按下鈕就能觸發警訊。

而當這些科技產品的警訊被觸發後,又有誰可以解決問題?當意外發生,遇到家中沒人、兒女不同住,這些問題只解決一半,另外一半更是考驗!

孝順的子女會替年長父母準備智慧手環,監測生理狀態,每日追蹤血壓、心跳、血糖、體重等數據,但在使用這些產品時,不單單只是紀錄而已,後續追蹤、處理與控制,都需要專業團隊來進行。

「黃金時代」可以協助您規劃及採購最適合的科技輔具及安全產品。無論在選購科技產品及安裝設備,皆以長輩需求為主,我們不僅沒有監視感,更有專人到府設置及服務。當長輩遇到緊急狀況,系統也會立即通報、處理,讓居家安全不再威脅長輩的健康,打造「在家養老」的舒適感。

三明治世代的困境:上有老、下有小,爸媽生病了該如何照顧?

當長輩身體不適,兒女第一個念頭就是帶去看醫生。聽起來容易,倘若是一般上班族,得請假陪同看診、檢查,對於需要養家活口的青壯年來說,也是無形中的負擔,如何妥善照顧爸媽,更成為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人生課題。

您可能很常聽說,有些人為妥善照顧生病的父母,離開經營多年的職場,只希望陪伴年邁的爸媽。但在照顧這條路上,卻走得很漫長,所承受的壓力與情緒只能堆積在心裡,更不懂得如何抒發負面情緒。

年近四十歲的連先生,任職台北的壽險業,幾個月前雙親陸續出現心臟不適的問題,需要就醫與檢查,醫師發現父母均有心臟血管鈣化的問題,要入院進行心導管手術,恰巧連先生工作時間較為彈性,可以暫時放下工作陪同就醫。

其實,並非所有人能跟連先生一樣,可以在平日請假陪長輩看診。許多年長者也因為擔心耽誤兒女的工作,不肯去醫院看診,等到身體狀況變嚴重後,才緊急掛急診,而這些都是可以在健康狀況良好的時候提前預防。

長輩擔心拖累孩子而不敢就醫

黃金時代「樂活護理專員」胡小姐分享,過去曾看過女兒帶八十幾歲老父親就醫,因為年紀大行動較緩慢,老人家會覺得耽誤女兒時間很不好意思。也遇過家中已聘請看護與司機,但六十歲的兒子仍堅持陪同看診,看完診後請司機先送老父母回家休息,自己留下來批價、拿藥。

胡小姐說,有些長輩覺得前往大醫院就醫麻煩、等候時間長,覺得去診所隨便看一下就好,但多數家屬還是擔心醫院與診所兩者檢查的差異,更在意慢性疾病有沒有得到良好的控制。

當長輩的主要照顧者換人,家屬之間的溝通容易出現落差,可能出現遺忘重要醫療資訊等問題。有多年護理經驗的胡小姐指出,也曾遇過長輩的兒女住國外,兩老相伴回醫院看診,但其實家中的主要照顧者是老母親,自己也需要被照顧,演變成「老人照顧老人」,這時就非常需要專業團隊協助照顧健康。

看護無法做的,請交給「樂活理專」

很多人會說,「我有為爸媽聘請看護了,這樣就夠了!」而看護可以照顧長輩日常生活,舉凡攙扶、料理三餐、陪同散步,看似美好,但還是有些細節無法做到。主要照顧者如果是外籍看護,陪同看診時無法與專科醫師明確溝通,長輩本人可能也搞不懂真實的醫療狀況,就糊裡糊塗看完診就回家。

若遇到要動手術,家屬會問醫師很多問題,但回家後跟其他家人轉述時,可能不知道重點在哪、講到錯誤資訊,對於後續治療方向也不清楚。但是有專業的護理師從旁協助,不僅能減少溝通問題,家人也能了解後續的治療方向。

還有一種情況,是近幾年網路討論度很高的「天邊孝子症候群」。平常沒看到人,久久才浮出水面,一出現就十分關心長輩,同時指責主要照護者沒有好好照顧爸媽,這也容易造成手足之間的爭吵誤會,更是長輩不樂見的情況。

黃金時代所做的,等同子女的代理人,用專業協助減緩家庭紛爭。當長輩需要看診、諮詢手術時,孩子也不必突然請假,專業團隊能即時給予協助,並針對長輩的健康問題進行管理。

此外,加入黃金時代的每一位貴賓,會有一位專屬護理師(簡稱:樂活理專)協助打理健康照護、安全、以及各種生活需求;特約的金時診所,更提供預約到府看診、用藥整合服務,讓年長者免於奔波醫療院所。

《黃金時代》樂活護理專員,可提供每日主動視訊問候,每週到府關懷。除了協助長輩的健康管理需求,更能為長輩安排VIP健檢、門診安排、看診接送及陪診。如您有相關需求,歡迎詢問。

已接種新冠疫苗、外出戴口罩,就不怕流感病毒?錯!秋冬正是感染期

流感疫苗10月初開打,許多民眾疑惑,若已施打新冠疫苗,還有必要打流感疫苗嗎?《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張學豪醫師提醒,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兩者並不衝突,間隔一週就可施打,建議儘速接種,提升自我保護力。

張學豪醫師指出,多數民眾怕打不到新冠疫苗,寧願先等待而不施打流感疫苗,又或者覺得現在都戴口罩、沒必要接種,導致現階段流感疫苗的覆蓋率低。醫師提醒,目前新冠疫苗都有持續到貨,不用怕打不到,可以先施打流感疫苗。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臺灣雖然一年四季均有流感病例發生,但仍以秋、冬季較容易發生流行,自11月開始病例逐漸上升,流行高峰期多自12月至隔年3月,秋冬時節正值流感及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達到高峰的季節。

流感跟一般感冒有何差異?其實,流感為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致病原為流感病毒,常引起發燒、咳嗽、頭痛、肌肉酸痛、疲倦、流鼻水、喉嚨痛等,但通常均在1週內會康復。

此外,流感的嚴重性在於其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及併發症嚴重,尤其是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爆發流行時,重症及死亡者多見於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孕婦、免疫功能不全者,以及罹患氣喘、糖尿病、心血管、肺臟、肝臟、腎臟等慢性疾病或BMI≧30者等高風險族族群。

張學豪醫師呼籲,國外有研究發現,施打流感疫苗可降低新冠肺炎感染率,也可降低新冠肺炎重症及住院率。而定期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併發症最有效的方式。

在施打流感疫苗前,醫護人員都會詢問身體有無不適、日常慢性病控制、過去打流感疫苗是否有過敏反應來當作評估及依據。疫苗及早防治,可以避免感染後合併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的風險。

不過醫師也提醒,接種完流感疫苗後,身體可能會出現跟新冠疫苗類似的反應,例如輕微發燒、肢體無力,以及施打部位紅腫等,若發生極度不適,則應儘速就醫。

參考資料:疾病管制署

Vecteezy 提供的免費庫存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