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年生活

長輩看診須知/解決長輩在醫院迷路、醫師問診不知如何應答的問題!

許多長輩有定期到醫療院所回診的需求,但每一次的看診,對於年歲已高的年長者而言就有些困難,擔心在人來人往的診間迷路、等待時間過長、不曉得何時輪到自己。更重要的是,面對疾病時不知道該如何詢問、對於未來治療方向也不清楚…

有多年照護經驗的黃金時代「樂活護理專員」胡小姐分享,有些走路緩慢或行動較不方便的長者,會因為擔心家屬要請假陪同看診而帶來困擾,但千萬別這麼想,因為對於家人而言,長輩有健康身體,才能過愉快的養老生活!

另外也提醒民眾,診所與大型醫院的看診、繳費流程不盡相同,如有疑問可當場詢問醫院志工或醫護人員,可別看完診後就直接奔回家,忘了批價與領藥。

一般醫院就診流程:診間報到→等候看診→等候批價單→批價繳費→領藥

黃金時代「樂活護理專員」胡小姐,分享以下五點「長輩看診須知」:

一、在醫院迷路、不知診間怎麼走

不少人有在醫院迷路的經驗,如果前往不熟悉的醫院看診,光是找個診間、洗手間、報到,得花不少時間尋找。碰到醫院人多、其他民眾在醫院快走或跑步,就更容易與年長者發生擦撞,造成跌倒的情形。

因此建議,陪同的家屬可以先找個位子,讓長輩先坐著休息再找診間。如果是長輩單獨看診的話,可直接找櫃台協助指引,雖然可能會多花一些時間,但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風險。

二、醫師問診時,只會回應「喔喔喔、好好好」?

長輩每三個月例行性回診,不只是拿藥就好,更要告知醫師這段時間有無身體上的不適感,例如血糖血壓是否控制良好,但多數年長者跟醫生互動,只會回應醫師:「好好好、喔喔喔」,不知道要問什麼,或是一直重複想問的事情。

建議找一位了解長輩狀況的家屬或看護陪同回診,或者在事前將想詢問醫師的問題寫下,當醫師問診時有任何疑問,例如對疾病、用藥指示不懂時,適時詢問才能達到有效的溝通,也能降低長輩看診時的不安情緒。

三、重要的慢性病「例行檢查」別忘了

許多年長者有糖尿病與高血壓等慢性病,因此一年一次的例行性檢查就顯得更重要!當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不佳,恐導致腎臟、眼睛、神經、足部及大血管病變,得更加注意。

另外,長輩每三個月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要記得拿。家屬及看護要留意開始領藥的時間,因為過期的處方箋就不能再領,得重新掛號與看診醫師才能開立,這段空窗期恐導致長輩無藥可服用。

提醒:慢箋最長有效期間是90天,一般是分3次領藥,每次可拿28-30天份的藥(大部分開28天)。

四、等候時間長,也容易造成危險!

看似安全的環境,其實也暗藏了風險!少部分年長者腿部肌力不足,體力不如年輕人,因此到醫院看診時,避免讓長輩走太久或站太久,要更注意會不會有瞬間「腿軟」問題,可以向醫院服務台借用輪椅,減少跌倒風險。

年長者跌倒是一件大事,嚴重恐導致骨折。遇到需要看診報到、排隊或領藥時,也因為窗口不同,長輩常常單雙號搞不清楚,此時可以先讓長輩坐著休息,跑腿的工作就交給陪同家屬或看護。

五、候診人多,可以等護理師出診間再問話

醫院門診等待的人多,難免會有些心浮氣躁。不少人在報到後會不斷敲門詢問:「請問何時輪到我?」但其實,醫師看診都有規則與順序,短時間敲門多次可能會妨礙到醫師看診,如有疑問,可以等護理人員出來後再詢問。

通常病患看完診後,護理師會從診間出來,提供病患批價單與藥單,此時有任何疑問,可以適時上前詢問。也提醒長輩,如果有身體不適,請務必告知家屬,家人才能協助掛號與看診,解決身體的不適感。

《黃金時代》樂活護理專員,可提供每日主動視訊問候,每週到府關懷。除了協助長輩的健康管理需求,更能為長輩安排VIP健檢、門診安排、看診接送及陪診。如您有相關需求,歡迎詢問。

長輩因為疫情在家悶得發慌?專家:不妨在家運動練肌力!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年長者原本有外出運動的習慣被迫暫停,《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張學豪醫師提醒,長輩活動量變少,家中年輕人可以提供一些在家運動的線上影片,或是增加活動量的素材,試著做一些簡單的活動,都是有助於銀髮族肌力維持的好選擇。

一定要喘、要流汗才算是有運動到?張學豪醫師表示,可以讓長輩做一些舒緩、伸展的運動,不用學年輕人一定要做激烈有氧。也因為在家活動力變少,因此「居家飲食」也要特別注意,盡量避免攝取高油、高熱量食物,以免增加體重造成心血管負擔。

物理治療師傳授「訓練肌力」的小撇步

既然無法外出運動,不妨試著在家做幾組簡單的肌力訓練!《黃金時代》合作夥伴《愛迪樂物理治療》所負責人陳胤甫表示,銀髮族若想要在家運動,建議可以先在家裡培養運動的儀式感,嘗試在家原地走路、原地蹲、踮腳尖,訓練大腿與小腿肌群。

、在家原地走路30分鐘
無法外出健走,那就在家找個小空間原地走路30分鐘吧!陳胤甫物理治療師提醒,如果覺得30分鐘很久,也可以打開電視邊追劇邊走,會發現時間過得很快,一下子就走完了。

《愛迪樂物理治療所》陳胤甫物理治療師示範走路動作

二、原地蹲10下,共3組
陳胤甫物理治療師指出,原地蹲下時,可以先蹲一半再全蹲,也可以扶著椅子或牆壁,循序漸漸地找尋適合自己的頻率,若覺得膝蓋會痛、或覺得快跌倒的時候可先暫停,凡事以安全為最大考量。
建議做三組,每組為十下。

《愛迪樂物理治療所》 陳胤甫物理治療師示範原地蹲動作(正面)
《愛迪樂物理治療所》 陳胤甫物理治療師示範原地蹲動作(側面)

、原地踮腳尖10下,共3組
如果想訓練小腿的肌群,原地踮腳尖是不錯的好選擇。物理治療師建議,可以扶著牆壁進行,如果本身小腿肌力夠的話,可以不用扶,但還是以安全為第一。
建議做三組,每組為十下。

《愛迪樂物理治療所》 陳胤甫物理治療師示範踮腳尖動作

《黃金時代》的樂活護理專員,可以協助會員安排專業物理治療師到府服務喔。

居家安全非常重要,但一般人不會去注意

張學豪醫師表示,長輩在家裡最怕發生一些意外。他分享,過去也遇過許多案例,家中年長者原本都好好的,但因為居家安全不良,例如滑倒、絆倒而骨折或腦出血,進而住院、臥床,此時若有專業團隊評估居家安全,就能避免類似意外發生。

每個人都要有的「預防醫學概念」

疫情期間,照顧父母需要特別留意那些細節?醫師指出,最該注意長輩的體重、每日飲食份量,以及排泄量有無正常,平時也要留意年長者的四肢有無水腫、肌肉有無流失,都是需要列入日常生活的評估。

有些人可能沒有預防醫學或身體健康檢查的概念,會不知道如何正確照顧身體,或了解身體有哪些異常,如果本身有骨質疏鬆、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或肌少症等,這些都會影響後續健康。

張學豪醫師表示,我們除了治療、照顧已發生的疾病,也可以做一些「預防醫學」檢查,可以在更早的時候介入治療,如果要等到老人家出現症狀才就醫,代表疾病已經發生一段時間了,也為時已晚。

此外,醫師也提醒,疫情期間外出時務必遵守防疫規定,例如勤洗手、戴好口罩、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地方。年長者的生活相對單純,也需要特別留意同住家人是否有新冠肺炎類似症狀,如果發現身體不適,應儘早去做檢查,諮詢醫師建議。

《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張學豪醫師

擔心爸媽的健康無人把關?黃金時代讓家庭醫師成為您最親的家人!

年紀越大,最擔心的是身體開始出現慢性病症狀與不適感,長輩煩惱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是否會引發後續併發症狀,孩子擔心無法親力親為照顧父母。這時候,最需要有位專屬醫師為長輩整合用藥,同時追蹤年長者的健康需求。

《黃金時代》的成立,目的是希望提供長輩頂級的居家安養生活,每一位貴賓有一位專屬護理師協助打理健康照護、安全、以及各種生活需求;特約的金時診所,更提供預約到府看診、用藥整合服務,讓年長者免於奔波醫療院所。

有多年看診經驗的金時診所張學豪醫師分享,很多長輩每次到醫院回診拿藥,一次拿完其他科別用藥,來匆匆去匆匆,到家後也只能依照指示服用,沒有專業人員進行用藥整合。

加上回診時,除了等待時間冗長,醫師一次要診療多名病患,很難有多餘的時間與患者多聊。但年長者最需要的,是有人全心全意把關他們的健康、同時安撫因為身體不適而焦躁不安的思緒。

金時診所的專業醫師,除了進行用藥整合,也有預約到府看診的服務,減少長輩在醫院等待的時間。張學豪醫師說:「一般家屬要與醫師建立良好關係,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是藉由每一次的見面與看診,成功讓家屬更信任我們!」

專業團隊把每一位貴賓,當成自己的家人看待

家庭醫師提供的服務,只有在看診的時候,而金時診所醫師與黃金時代的專業團隊,把貴賓當成自己的家人,當長輩或家屬有健康上的問題,只要透過樂活護理專員與醫師討論,問題皆能迎刃而解。

一般人會想到:「要是有個家人是醫師該有多好!」我隨時可以找他,而他也願意全盤地考量我的健康需求。金時診所做的,就是將長輩的健康列為優先考量,盡力回應需求與疑問。

張學豪醫師坦言,他平時除了吃飯、睡覺、看診,其餘的時間都在回應樂活護理專員的訊息,有時候貴賓有健康上的問題,都可以透過樂活護理專員的訊息,給予協助。高齡九十六歲的王奶奶,在經由他與樂活護理專員的照顧下,糖尿病與失智等慢性病也逐漸得到良好的控制。

《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張學豪醫師

當彼此的關係更密切,更能掌握長輩身體狀況

若問起現在與長輩、家屬的關係如何?張學豪醫師說,現在跟病患與家屬的關係更密切,從一開始生疏,到後來也能聊一些話題,也更了解王奶奶過去的症狀,對於醫師掌握病情有很大的幫助。

當信賴感提升,對於用藥的討論,也會更精確!

醫師把病患當成自己的家人,說很容易,但真正落實卻非常困難。《黃金時代》不僅提供頂級養老的服務,特約金時診所的醫師,更把來看病的年長者當成是家人,透過居家訪視以及不受距離限制的諮詢關心,定期討論長輩目前情況,把貴賓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期盼在我們的努力下,讓每一位年長者都能開心地過安養生活。

疫情期間更要注意長輩身心狀態!醫:作息不正常,當心出現「譫妄」症狀

多數年長者雖然已施打兩劑新冠肺炎疫苗,還是有許多人不敢外出,選擇悶在家裡防疫,但在家待太久,會不會造成身心靈的影響?答案是:肯定會!

《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張學豪醫師分享,近期來看診的長輩,會表示身體哪裡有不適感,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些年長者原本可以定期跟朋友聚會、出遊散心、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物,現在因為疫情受到許多限制,心情自然大受影響。

自疫情爆發以來,不少家屬會跟醫師訴苦,表示家中長輩脾氣變得捉摸不定、情緒易暴怒。醫師解釋,生活作息改變,如果日夜顛倒,或白天一直睡覺、失眠,容易導致意識混亂或情緒不穩定,嚴重就會變成「譫妄」(非精神疾病,通常是「生理上的異常」所造成。患者的症狀通常晚上會比白天嚴重,也被稱為「日落症候群」或是「黃昏症候群」)。

建議要讓年長者有規律的作息與活動,才不會有「譫妄」的症狀發生。

年長者更需要留意是否有憂鬱症問題!

張學豪醫師表示,很多中老年人,生活重心是外出走走與跟朋友聚餐,但現在每天只能窩在家裡,加上與家人互動較少,容易有憂鬱問題發生。建議現階段先轉移注意力,或試著發展一些新的興趣。

家人除了可以給予心理上的支持,也可以詢問長輩對於其他靜態活動是有興趣的,進而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而轉移注意力的方法,除了家人陪伴,也可以帶著長輩做一些適合的遊樂與活動,例如一起聽個輕鬆的音樂、看電視節目,或者是適合中老年人玩的桌遊,皆能幫助舒緩失眠與情緒不穩的問題。

《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張學豪醫師

除此之外,當老年人年紀大,家人陪伴減少,兒子女兒都去上班或沒有同住,隨著身體機能與記憶上的退化,產生輕微失智,都會讓長輩情緒不穩定,這都是腦部退化造成的原因,一般人只會覺得父母親脾氣暴躁,但其實已經產生一些老年人會有的疾病,造成情緒上的改變。

醫師也提醒,當長輩的狀況變嚴重,還是需要尋求專業醫師建議,並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除了照顧心理層面,身體健康更要留意

許多年長者都有慢性病症狀,這時候更不應該忽略本身血糖與血壓的照顧!張學豪醫師指出,因為疫情,長輩可能會不敢去醫院就診、檢查,但這樣反而會延誤到就醫的最佳時機。

本來應該要正常拿藥,現在因為不敢去醫院,可能會有漏藥或藥物服用不夠的情況,恐導致膽固醇、血糖、血壓控制不好,增加一些心血管疾病風險;有些人可能有腹痛問題,但是因為不敢就醫導致症狀變嚴重。

以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來說,在短期內可能不會有明顯症狀發生,可能只會輕微的頭暈,但是當有明顯症狀,代表疾病開始變嚴重,不可不慎!

此外,很多年長者會有兩個以上慢性病,回診時會看很多科別,在用藥的整合上顯得更為重要。張學豪醫師提醒,此時就很適合找專業團隊,在健康照護與用藥上,給予即時又全面性的建議與服務。

健康的年長者,一年至少做一次全身健檢

就算打了兩劑新冠肺炎疫苗,也還是有染疫風險,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疫規定、除了勤洗手、戴好口罩、外出時避免人潮眾多的地方。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年長者感染新冠肺炎後容易變重症?張學豪醫師表示,老人家因為年紀大、加上有慢性病,感染後演變成重症的機率就更高,因此平時更要控制好健康管理,這也是預防醫學的概念,並定期做健康檢查。

如果是身體健康的長輩,建議一年做一次全身健康檢查,除了基本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還要做一些更精細的檢查,例如針對骨骼肌肉、心臟、胸腔、腸胃道系統等檢查。

樂活護理專員真的必要嗎?70歲兒子:「照顧父母,其實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我們都以為照顧父母很容易,覺得自身醫學常識充足,加上兄弟手足彼此都住在附近,每天都見得到面,可是自從聘請了一位樂活護理專員後,才發現反差真大!」現年七十歲的葉先生如此感慨說道。

葉先生的母親王奶奶高齡九十六歲,有糖尿病與失智等慢性病,即便如此,家人每天都會帶去公園走路一小時當運動,也因為王奶奶行動自如,讓家屬覺得,在照顧上並無遇到太大問題,甚至認為目前狀態已經很好了。

直到某天,葉先生的兒子體恤父親長期照料奶奶,建議找一位專屬的「樂活護理專員」,針對王奶奶目前的身體狀況做追蹤,讓家人在照顧上可以更專業、更得心應手,也希望能盡量避免後續併發症狀。

平常都好好的就代表很健康?其實並沒有!

回憶起樂活護理專員與王奶奶第一次見面,便發現奶奶有些健康上的小問題。最先發現的,是奶奶下肢水腫,以及帶狀皰疹(俗稱「皮蛇」,好發於年紀大及免疫力較差的人),這也是家屬在照顧時,會誤以為是疹子而延誤就醫。

葉先生分享,外籍看護每日幫王奶奶量測血壓時,發現心跳過速,恰巧遇到即將要回醫院回診,在樂活護理專員的陪同看診後,從內分泌科轉診到心臟內科,做了心電圖檢查,發現奶奶有「心律不整」,因此在用藥方面,得更加留意!

年齡越大的長者,身體機能會逐漸下降。樂活護理專員胡小姐表示,有些長輩會有心律不整、瓣膜脫垂等問題,倘若身體本身有高血壓與糖尿病,那麼就有可能會有腦中風的風險,不可不慎。

另外像是用餐時,王奶奶常常會嗆咳,但卻不知道原因在哪。隨著年齡增長,口腔及咽喉肌肉功能退化、舌頭控制力下降,吞嚥協調功能也退化;生活上如果沒有特別留意,可能導致嗆咳的頻率增加,引發吸入性肺炎或其他併發症狀。

樂活護理專員先察覺異狀,發現王奶奶所使用的湯匙偏大、吃飯時會往後仰、速度太快,這都是長輩飲食上的大忌。經過細心調整,教導正確飲食習慣,學習將口腔裡的食物吃乾淨後,再吃下一口,目前嗆咳問題也改善許多。

「用藥整合」,更應該由專業的人來討論

有樂活護理專員陪同看診,在與醫師討論長輩狀況後,反而更安心、更能夠對症下藥,家屬也不會在問診時感到茫然。葉先生說,一般人帶長輩看醫生與有專業醫護陪同,兩者的境界完全不同,醫生也能快速了解患者狀況。

許多長輩從醫院回診後,就乖乖服用各科醫師開立的藥品,也不曉得目前的劑量是否適合自己。而王奶奶在看完心臟內科後,因為有《黃金時代》特約診所醫師、樂活護理專員協助,在用藥方面也得到很大的幫助。目前外籍看護每兩小時會傳送奶奶的血壓與心跳給樂活護理專員,時時刻刻追蹤。

此外,王奶奶因為氣喘有使用支氣管擴張劑,而外籍看護不懂專業用藥方式,原本兩個月就該換過,但卻用了整整半年,也是樂活護理專員先發現。葉先生說,還好有發現,不然都在吸空瓶,讓他大讚樂活護理專員非常專業!

照顧長輩這條路上,並非只有陪伴聊天,健康照護上也要有更專業的人來協助與指導。若問起葉先生未來會不會需要一名樂活護理專員來照顧他的健康,他回應:「等我八十歲了,可能就會需要,因為太重要了。」

讓老年生活,像住五星飯店一樣高級又自在!

在家,有熟悉的味道,有最親密的家人。

當歲月在父母臉上刻下無法抹滅的痕跡時,身為兒女的我們,才真真實實地感受到「原來爸媽需要我們照顧」。

隨著年紀增長,過去為家庭、為事業打拼的身體已不像年輕時那樣勇健,可能有些許的慢性疾病找上門,甚至健康狀況一年比一年差。關於如何度過「自在又高端的安養生活」,都是長輩與兒女首要擔心的一大課題。

然而,在華人社會的家庭觀念裡,對於「安養中心」四個字卻是十分避諱。長輩希望能在最熟悉的家好好生活,孩子們擔心將父母送到養護中心,除了不適應之外,還會被冠上不孝罪名,但是要怎麼做,才能做到雙贏呢?

「黃金時代」的創立,就是要提供父母更高級的安養生活!

您不需要擔心長輩在家有任何健康與安全上的風險,「黃金時代」提供的,除了醫療團隊專業評估,在日常生活上,也能像是在住五星級飯店般,享受無微不至的呵護,替長輩規劃想要的休閒娛樂,更是我們的專業!

「黃金時代」提供五大服務,讓長輩住在家裡,成為一種高端享受!

隨時關心您的「樂活護理專員」

「黃金時代」會為貴賓安排單一服務窗口,樂活護理專員會每日與您進行視訊、每週一次到府關心身體狀況。另外,若是有網購、外送餐點訂購等生活上的需求,也會給予協助與服務。

到府居家看診的「家庭醫師」

出門就醫與看診,對於行動較不方便的貴賓是一種困擾,恰巧又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讓到府居家看診顯得更為重要!「黃金時代」團隊的專業醫師,每月定期到府看診,隨時預約到府,更為貴賓進行整合性醫療評估。

日常生活的「照護服務」

倘若貴賓需要長期、臨時照服員,又或者有申請外籍合法看護、進行看護訓練或監督等需求,「黃金時代」都能給予最優質的服務與協助。

高科技「物聯網系統」

利用監視器查看、監督長者健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黃金時代」有專業醫療團隊,同時針對物聯網技術蒐集的大數據,提供貴賓最高端的照顧服務。

長輩不可少的「社交娛樂」

年輕人沒時間為長輩安排的生活娛樂,交給「黃金時代」吧!未來也會有不定期課程、銀髮旅遊、與其他社交活動規劃與安排,豐富在家養老的銀髮生活。

Vecteezy 提供的免費庫存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