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長輩

間歇性斷食這麼夯,銀髮族適合嗎?聽聽看營養師怎麼說!

減重方法百百種,時下最流行的「間歇性斷食法」更是許多名人推崇的方式之一,但這樣子的斷食法,是否適用於有年紀的銀髮族呢?黃金時代合作夥伴「可苡營養諮詢中心」黃苡菱營養師提醒,長輩年齡越大,身體組成會改變,大部分長者肌肉會慢慢流失,若貿然斷食,恐影響血糖變化與肌肉流失。

「間接性斷食法」的原理,是有策略的規劃斷食與進食的時間,在斷食期間不吃有熱量的東西,只喝水與無熱量的飲料(例如無糖的咖啡和茶),透過足夠的時間的斷食降低胰島素的需求,激發體內升糖素來分解脂肪。

這種特殊飲食法建議短時間嘗試,並隨時注意身體變化,了解自身消化系統能否負荷,避免影響血糖、血壓或三酸甘油脂。黃苡菱營養師表示,「一六八斷食法」著墨在減重,而減重原理是熱量是不足身體消耗,初期會覺得效果很好,但不能長期進行。

黃苡菱營養師指出,年長者若是要採取「一六八斷食法」,得評估自己身體狀況,可以先進行 10 小時禁食,14 小時空腹,避免血糖一下變化太高。沒有慢性病的長者想嘗試一六八斷食,為避免肌肉與蛋白質流失,更要注意蛋白質攝取量、增加運動量、飲食少油少澱粉。但不管進行什麼樣的減重方式,都該事先諮詢醫師、營養師。

食物選擇不對,身體組成就不會往我們希望的方向去呈現,否則肌肉量下降、脂肪增加,未來整體代謝率可能會降低,對身體更是一種負擔。很多人以為只要在時間內不吃東西,可以吃東西時狂吃薯條、蛋糕,吃自己想吃的,卻忽略原型食物與運動,減掉的,其實都是肌肉。

國民健康署官網也提醒,隨意嘗試斷食法,可能造成各種重要營養素缺乏,除造成體重掉落太快,肌肉流失,也可能造成腎臟及腦部的損傷。

有趣的是,國外也有新研究指出,間歇性斷食法沒有比傳統節食法更有效。研究將 139 名肥胖患者隨機分配到限時飲食組(上午八點至下午四點之間進食),並限制熱量攝取。在 12 個月內,參與者都被要求遵循熱量限制飲食,男性每天 1500 到 1800 大卡,女性每天 1200 到 1500 大卡。

研究發現,被隨機分組的 139 受試者中,118 名完成了 12 個月的隨訪。在 12 個月時,限時飲食組從基線的平均體重減輕為 -8.0 kg,而熱量限制組平均體重減輕為 -6.3 kg。兩組的體重變化並沒有顯著差異。

黃苡菱營養師建議,若是銀髮族的長輩們要減重,最好採取三餐定時定量,才不會造成消化器官負擔,若長時間不吃東西,血糖會往下掉,可能出現低血糖不適症狀,也不是減重期間所樂見的,最好還是問過醫師再進行。

長輩過年攻略/備藥、保暖、出遊、飲食重點一次看!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許多家庭開始規劃年夜菜及出遊,黃金時代樂活護理專員胡小姐提醒,許多長輩過年期間忌諱就醫,因此慢性病藥品可能不足,得留意是否須提前回診;飲食上更應避免大魚大肉,才不會讓原本穩定的血糖血壓飆高。

以下五個重點,幫助長輩安穩度過新年:

一、有慢性病的年長者,過年前請記得回診拿藥
二、年夜菜多屬高油鹽,切記請勿暴飲暴食
三、過年期間,每日的血壓、血糖測量更要持續
四、帽子、圍巾、手套,出外踏青時請注意保暖
五、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口罩戴好與勤洗手

年長者的腸胃不比年輕人好

有多年照護經驗的胡小姐表示,依過去的經驗,通常初三開始年長者的就醫人數會慢慢增加,主要原因是家人難得團聚,面對豐盛年菜容易毫無克制的大吃,除了有血糖飆高疑慮,還會有腸胃不適的問題。

隨著年齡增長,年長者的腸胃系統也跟著退化,不只腸胃蠕動速度變慢,胃酸分泌量也跟著降低,食物進到胃中到排空,所需時間約是青壯年的2倍。若年節飲食不忌口,不僅可能使慢性病失控、造成腸胃負擔,甚至引發膽囊、胰臟發炎。

此外,不少民眾會一次購入大量食材、煮一大桌菜,有時候一餐吃不完,會隔天再加熱食用,但食材不新鮮或食物保存不當易孳生細菌,長者們的抵抗力及免疫力較差,很可能因此食物中毒或急性腸胃炎,嚴重者可能引起全身性感染。

如果不是急症,請別去擠急診室

我們常聽到的「年初二症候群」或稱「回娘家症候群」,其實也是「天邊孝子症候群」的一種表現。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兒子回鄉過節,有些會為了表示孝順,而帶長輩去急診看「慢性病」,但其實爸媽的不舒服可能有一段時間,若不是很緊急,建議春節過後再去看診。

想要展現孝心,可以事先了解長輩需要哪些的保健食品,回家後指導如何服用,並且利用春節期間好好陪伴老人家。更重要的是,給爸媽的紅包大包一點,許多長輩看到兒女的紅包,都會展現出眉開眼笑的神情。

除此之外,當爸媽盼到兒女返鄉過年,大家習慣在除夕守歲談天說地,緊接著開始「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提醒大家,這樣不規律的作息,容易引起長輩身體不適,比如失眠或血壓不穩定等狀況。

保暖做得好,健康煩惱就減少

目前還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期,盡可能避免外出旅遊,如果真的要出門,個人的衛生與清潔是首要重點,而春節期間的溫度偏低,有三高問題或心臟疾病的長輩務必注意保暖,避免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

建議以洋蔥式穿法穿戴禦寒衣物與配件,內層穿著排汗性高的衣物,中層穿著保暖性佳的衣物,最外層則可穿著防風、防水的外套,並可搭配毛帽、口罩、手套、襪子或圍巾的使用,以減少體溫散失

早上醒來後,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長者們勿快速起身,急促起身易造成血液無法即時循環至上半身,建議醒後稍躺一會再緩緩起身梳洗;清晨外出建議先戴上毛帽、手套或圍巾,待身體暖和後再拿下,另外運動前要先做好暖身運動,緩緩開始再漸增強度。

牢記以上重點,讓長輩安心過好年。黃金時代祝福各位貴賓,新的一年事事順心,虎年行大運!

參考資料:國民健康署台北慈濟醫院

長輩因為疫情在家悶得發慌?專家:不妨在家運動練肌力!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年長者原本有外出運動的習慣被迫暫停,《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張學豪醫師提醒,長輩活動量變少,家中年輕人可以提供一些在家運動的線上影片,或是增加活動量的素材,試著做一些簡單的活動,都是有助於銀髮族肌力維持的好選擇。

一定要喘、要流汗才算是有運動到?張學豪醫師表示,可以讓長輩做一些舒緩、伸展的運動,不用學年輕人一定要做激烈有氧。也因為在家活動力變少,因此「居家飲食」也要特別注意,盡量避免攝取高油、高熱量食物,以免增加體重造成心血管負擔。

物理治療師傳授「訓練肌力」的小撇步

既然無法外出運動,不妨試著在家做幾組簡單的肌力訓練!《黃金時代》合作夥伴《愛迪樂物理治療》所負責人陳胤甫表示,銀髮族若想要在家運動,建議可以先在家裡培養運動的儀式感,嘗試在家原地走路、原地蹲、踮腳尖,訓練大腿與小腿肌群。

、在家原地走路30分鐘
無法外出健走,那就在家找個小空間原地走路30分鐘吧!陳胤甫物理治療師提醒,如果覺得30分鐘很久,也可以打開電視邊追劇邊走,會發現時間過得很快,一下子就走完了。

《愛迪樂物理治療所》陳胤甫物理治療師示範走路動作

二、原地蹲10下,共3組
陳胤甫物理治療師指出,原地蹲下時,可以先蹲一半再全蹲,也可以扶著椅子或牆壁,循序漸漸地找尋適合自己的頻率,若覺得膝蓋會痛、或覺得快跌倒的時候可先暫停,凡事以安全為最大考量。
建議做三組,每組為十下。

《愛迪樂物理治療所》 陳胤甫物理治療師示範原地蹲動作(正面)
《愛迪樂物理治療所》 陳胤甫物理治療師示範原地蹲動作(側面)

、原地踮腳尖10下,共3組
如果想訓練小腿的肌群,原地踮腳尖是不錯的好選擇。物理治療師建議,可以扶著牆壁進行,如果本身小腿肌力夠的話,可以不用扶,但還是以安全為第一。
建議做三組,每組為十下。

《愛迪樂物理治療所》 陳胤甫物理治療師示範踮腳尖動作

《黃金時代》的樂活護理專員,可以協助會員安排專業物理治療師到府服務喔。

居家安全非常重要,但一般人不會去注意

張學豪醫師表示,長輩在家裡最怕發生一些意外。他分享,過去也遇過許多案例,家中年長者原本都好好的,但因為居家安全不良,例如滑倒、絆倒而骨折或腦出血,進而住院、臥床,此時若有專業團隊評估居家安全,就能避免類似意外發生。

每個人都要有的「預防醫學概念」

疫情期間,照顧父母需要特別留意那些細節?醫師指出,最該注意長輩的體重、每日飲食份量,以及排泄量有無正常,平時也要留意年長者的四肢有無水腫、肌肉有無流失,都是需要列入日常生活的評估。

有些人可能沒有預防醫學或身體健康檢查的概念,會不知道如何正確照顧身體,或了解身體有哪些異常,如果本身有骨質疏鬆、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或肌少症等,這些都會影響後續健康。

張學豪醫師表示,我們除了治療、照顧已發生的疾病,也可以做一些「預防醫學」檢查,可以在更早的時候介入治療,如果要等到老人家出現症狀才就醫,代表疾病已經發生一段時間了,也為時已晚。

此外,醫師也提醒,疫情期間外出時務必遵守防疫規定,例如勤洗手、戴好口罩、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地方。年長者的生活相對單純,也需要特別留意同住家人是否有新冠肺炎類似症狀,如果發現身體不適,應儘早去做檢查,諮詢醫師建議。

《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張學豪醫師

照顧長輩/留意照顧上的小細節,爸媽「在家養老」也可以很享受!

每位長輩,都希望可以在自己最熟悉的環境度過人生下半場,但是該怎麼做才讓人安心?其實,只要留意照顧上的小細節,讓爸媽「在家養老」一點都不困難!

長輩因為年紀增長,身體機能與行動能力會逐漸緩慢、退化,有些人擔心家裡只有老人家不安全,會聘請外籍看護來協助。《黃金時代》執行長表示,許多人覺得請看護照顧爸媽,就能擁有一百分的生活品質,但其實有很多事情,是看護做不到的。

例如,長輩身體不適時該如何判斷與處理、當長輩要前往醫院回診時,能不能有效地與醫師進行溝通,都是養老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項環節。《黃金時代》樂活護理專員也分享過去照顧長輩經驗,簡單整理出以下五點!

很重要!關於居家環境的燈光與通風

家中環境不一定要改變太多,但特別要注意燈光是否明亮與環境通風。

家裡燈光昏暗,恐導致長輩因為看不清楚跌倒,建議室內環境保持明亮;有些長者不喜歡打開窗戶,也不願開窗戶及冷氣來通風,這可能會造成家中環境潮濕、有黴菌或壁癌產生,除了對肺部不好,也會有皮膚問題,建議室內冷氣溫度調整成26-28度。

穿得跟用的,都要牢記有沒有「防滑」

鞋子穿久了,就一定不會壞?不少長輩與家屬很少注意到穿在腳上的鞋子,但其實有不少長輩的室內室外鞋,鞋底早已穿到磨平已無防滑功能卻不自知,認為沒有破損就能一直穿下去,但這也藏有看不到的致命危機!

根據國健署調查,家中跌倒地點以臥室、客廳、浴室最危險。不少家庭為了安全考量,會設置無障礙把手,但專家建議,家中地板盡量貼上防滑措施與放置防滑墊,除了避免滑倒意外,若長輩不小心跌倒,也因為有防滑墊而減少跌倒風險。

備註:長者跌倒容易有骨折風險。其中,髖部骨折號稱「老人殺手」,髖部骨折後1年之內的死亡率高達50%。

洗澡時別嫌麻煩,盡量讓長輩「坐著洗」

有些長輩因為高齡行動較為緩慢,會需要家屬及看護幫忙洗澡,但多數人卻不會想到讓長輩「坐著洗」,認為只是洗個澡,站著洗一下很快就結束。其實,「坐著洗」才是最安全的!

有時候站著洗澡,當看護沒有專注在長輩身上,就有可能發生跌倒或滑倒風險。坐著洗澡,可以避免長輩久站後導致腿部肌肉無力;洗腳的時候,減少跌倒風險。如果家中浴室空間夠的話,也可放置一個洗澡椅,讓洗澡程序更加順利。

長輩吃飯用的「湯匙」,更要特別注意

隨著年齡增長,口腔及咽喉肌肉功能退化、舌頭控制力下降,吞嚥協調功能也退化;飲食上如果沒有特別留意,可能導致嗆咳的頻率增加,引發吸入性肺炎或其他併發症狀。

因此,長輩的用餐方式及器具更顯得重要!湯匙如果太大,長輩容易塞下大口的食物,如果本身吃飯速度快,會累積更多的食物在口腔,稍不留意的話,食物容易進到氣管,進而造成「嗆咳」。建議幫長輩換較小的湯匙,在吃飯的時候留意一下,提醒慢慢吃,吃完一口後再吃下一口。

長輩上廁所的需求,也需要細心呵護

有些長輩因為年紀大,會有些許尿失禁的問題,如果廁所離房間較遠,更會發生「來不及上廁所」的窘境,不妨考慮在房間放一個便盆椅,每次使用完後,馬上清潔,也能減少異味的產生。

另外,有些長輩因為長期穿著尿布,屁股會有濕疹或發紅症狀(像嬰兒尿布疹),長期下來除了皮膚狀況不佳,更容易有尿道發炎的情況發生,建議看護在更換尿布時,使用吹風機的冷風吹乾,讓私密處、屁股溝保持清爽。

樂活護理專員真的必要嗎?70歲兒子:「照顧父母,其實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我們都以為照顧父母很容易,覺得自身醫學常識充足,加上兄弟手足彼此都住在附近,每天都見得到面,可是自從聘請了一位樂活護理專員後,才發現反差真大!」現年七十歲的葉先生如此感慨說道。

葉先生的母親王奶奶高齡九十六歲,有糖尿病與失智等慢性病,即便如此,家人每天都會帶去公園走路一小時當運動,也因為王奶奶行動自如,讓家屬覺得,在照顧上並無遇到太大問題,甚至認為目前狀態已經很好了。

直到某天,葉先生的兒子體恤父親長期照料奶奶,建議找一位專屬的「樂活護理專員」,針對王奶奶目前的身體狀況做追蹤,讓家人在照顧上可以更專業、更得心應手,也希望能盡量避免後續併發症狀。

平常都好好的就代表很健康?其實並沒有!

回憶起樂活護理專員與王奶奶第一次見面,便發現奶奶有些健康上的小問題。最先發現的,是奶奶下肢水腫,以及帶狀皰疹(俗稱「皮蛇」,好發於年紀大及免疫力較差的人),這也是家屬在照顧時,會誤以為是疹子而延誤就醫。

葉先生分享,外籍看護每日幫王奶奶量測血壓時,發現心跳過速,恰巧遇到即將要回醫院回診,在樂活護理專員的陪同看診後,從內分泌科轉診到心臟內科,做了心電圖檢查,發現奶奶有「心律不整」,因此在用藥方面,得更加留意!

年齡越大的長者,身體機能會逐漸下降。樂活護理專員胡小姐表示,有些長輩會有心律不整、瓣膜脫垂等問題,倘若身體本身有高血壓與糖尿病,那麼就有可能會有腦中風的風險,不可不慎。

另外像是用餐時,王奶奶常常會嗆咳,但卻不知道原因在哪。隨著年齡增長,口腔及咽喉肌肉功能退化、舌頭控制力下降,吞嚥協調功能也退化;生活上如果沒有特別留意,可能導致嗆咳的頻率增加,引發吸入性肺炎或其他併發症狀。

樂活護理專員先察覺異狀,發現王奶奶所使用的湯匙偏大、吃飯時會往後仰、速度太快,這都是長輩飲食上的大忌。經過細心調整,教導正確飲食習慣,學習將口腔裡的食物吃乾淨後,再吃下一口,目前嗆咳問題也改善許多。

「用藥整合」,更應該由專業的人來討論

有樂活護理專員陪同看診,在與醫師討論長輩狀況後,反而更安心、更能夠對症下藥,家屬也不會在問診時感到茫然。葉先生說,一般人帶長輩看醫生與有專業醫護陪同,兩者的境界完全不同,醫生也能快速了解患者狀況。

許多長輩從醫院回診後,就乖乖服用各科醫師開立的藥品,也不曉得目前的劑量是否適合自己。而王奶奶在看完心臟內科後,因為有《黃金時代》特約診所醫師、樂活護理專員協助,在用藥方面也得到很大的幫助。目前外籍看護每兩小時會傳送奶奶的血壓與心跳給樂活護理專員,時時刻刻追蹤。

此外,王奶奶因為氣喘有使用支氣管擴張劑,而外籍看護不懂專業用藥方式,原本兩個月就該換過,但卻用了整整半年,也是樂活護理專員先發現。葉先生說,還好有發現,不然都在吸空瓶,讓他大讚樂活護理專員非常專業!

照顧長輩這條路上,並非只有陪伴聊天,健康照護上也要有更專業的人來協助與指導。若問起葉先生未來會不會需要一名樂活護理專員來照顧他的健康,他回應:「等我八十歲了,可能就會需要,因為太重要了。」

每一位長輩,都要有一位專屬「樂活護理專員」

當家中有罹患慢性病的長輩,您是否會擔心他每日血糖與血壓狀況,深怕沒有控制好,會引發其他心血管疾病?其實,如果家中有一位「樂活護理專員」可以關心長輩健康,除了減少併發症狀,身為晚輩,也會感到更安心。

高齡95歲的王奶奶,有失智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家屬考量奶奶年事已高,又因為沒有醫療專業知識,擔心無法好好照料,今年五月初找到黃金時代,並安排一位「樂活護理專員」到家中,希望能為奶奶的健康做把關。

兩個月後,王奶奶身體狀況與指數,也因為樂活護理專員胡小姐的定期追蹤,得到良好控制。目前王奶奶除了精神狀況變好,原本有下肢水腫的問題,在正確觀念指導下也得到明顯改善。

台灣高齡人口逐年增加,健康照護成為每個家庭的煩惱,深怕沒有照顧好會引起其他疾病併發症。即便目前政府部門提供長照相關服務給民眾申請,但是對於各個項目的整合性,恐怕還是需要專業團隊提供協助。也希望讓長輩能夠在家享受愉快且自在的銀髮生活,有健康相關疑問,隨時都有人協助解決。

「樂活護理專員」為什麼這麼重要?

家中如果有年長者,若遇到身體不適情況,家屬第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除了焦慮與不安,也只能前往醫療院所掛急診。這時候「樂活護理專員」更顯得重要,結合護理專業知識,隨時關心長輩身體狀況,需要掛號或看診、安排健康檢查、外出陪診時,都能給予最貼心的協助。

更重要的是,樂活護理專員能提供客製化健康照護、統整每位長輩在其他醫療院所的相關病歷,並與各專科醫師討論,在照顧上給予家屬實質建議與正確觀念。而黃金時代的樂活護理專員每日會與長輩進行視訊通話、每週到府拜訪,長期下來長輩的身體狀況與多項指數,都能得以控制。

照顧長輩這件事,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當年輕一代在外打拼時,請將父母的健康,交給專業的樂活護理專員來協助!

有多年照護經驗的黃金時代樂活護理專員胡小姐分享,初次到王奶奶家中,便觀察到奶奶的頸部與頭皮有些許疹子、水疱,精神狀況也不算好,家屬覺得是天氣太熱造成,但在她專業建議下,家屬帶王奶奶前往醫院就診,發現是「帶狀皰疹」(俗稱「皮蛇」,好發於年紀大及免疫力較差的人)。

有了實際照護經驗,王奶奶的兒子驚覺:「在照顧長輩時,家屬可能會覺得自己照顧到有九成,但如果有樂活護理專員介入並協助,會發現其實只有照顧到一半,甚至連一半都不到。」顯示在健康與照護上,多數家屬的專業能力遠比不上護理人員,即使聘請外籍看護二十四小時陪伴,可能也無法做到及格分數。

樂活護理專員所擔任的角色,要說他們是「代理孩子」一點都不為過!這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長輩與家屬之間的重要橋梁,也讓長輩的孩子們能無後顧之憂地打拼事業。

當孩子無法帶爸媽前往醫院就診,此時若有個對醫院熟悉的樂活護理專員,陪診時能減少看診前的焦慮感,更能避免長輩在醫院迷路、找不到診間的窘境。

胡小姐也坦言:「多數長輩一開始可能會不習慣家中出現一位護理師,甚至有警覺心,但時間久了,透過關心、協助,讓長輩的健康越來越好,也能慢慢建立起信任感,也逐漸像家人般熟悉。」

現在的王奶奶,血糖問題得到改善,每週見到胡小姐時,也很有精神地打招呼、聊天,而這也是樂活護理專員存在的使命。